![]() |
呂維峰 |
東北網4月26日電 省十次黨代會報告提出,充分發揮墾區在發展現代農業、建設新農村中的示范帶動作用。對此,省十次黨代會代表、省農墾總局黨委書記呂維峰表示,這是時代賦予黑龍江墾區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
他說,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墾區確定了新的發展目標。在實現由初級現代農業向更高層次現代農業轉變中,努力建成現代農機裝備整體覆蓋、先進農業科技強力支橕、高素質勞動者主體經營、社會化服務和保險體系全面保障,勞動高效率、土地高產出、職工高收入,既體現以人為本理念,又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引領我國農業發展的現代農業示范區。到2010年,轉移種植業富餘勞動力15萬人,農業增加值達到190億元,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繼續實施現代農機裝備工程,引進世界最先進的大馬力農業機械。在現有田間作業綜合機械化率已達93%的基礎上,再新建100個左右現代農機裝備示范區,充分發揮現代農機裝備集聚優勢。同時,全方位為周邊農村提供跨區代耕、代種、代收服務,使墾區的現代化農業機械廣泛地參與到農村農業生產中,加快推進全省場縣共建進程。
加快先進實用農業技術集成組裝和普及推廣。推行全作物、全面積、全過程的農業標准化,使墾區的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70%,標准化覆蓋率達到100%。
繼續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突出抓好東部地區『兩江一湖』大型灌區和西部旱區節水灌溉工程建設,重點完成現有和在建灌區的配套和續建任務,到2010年,把水田面積擴大到1270萬畝。
提高優質高效綠色生態農業發展水平。實施統一的綠色、有機和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規程,提高示范基地標准化生產水平,發揮龍頭企業對示范基地的拉動作用,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到2010年,綠色農產品監測面積達到1500萬畝。
提高現代畜牧業發展水平。完善動物防檢疫體系,提高奶牛、肉牛、生豬生產專業化、規模化和集約化水平。
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重點實施『十個五』工程,即大豆、水稻和玉米綜合加工各達到500萬噸,大麥、馬鈴薯淀粉加工各50萬噸,生豬屠宰加工500萬頭,肉牛屠宰加工50萬頭,禽類屠宰加工5000萬只,奶牛存欄50萬頭,羊綜合加工500萬只,實現由農業現代化向工業現代化的轉變。到2010年,農畜產品綜合加工轉化能力提高到2500萬噸以上,工業銷售收入達到500億元,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
不斷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墾區現已建立了比較完善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成了覆蓋全墾區的良種、生資供應網絡,實現了統一供種、統一供應化肥、農藥等生產資料,使假種子、假化肥、假農藥沒有了銷售空間。2005年,墾區還建立了全國首家相互制農業保險公司,農業保險網絡日益完善,墾區主要糧食作物參保率已達到90%以上,為農業生產豎起了一道安全屏障。在『十一五』期間,墾區將在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農場統一經營管理優越性和農戶分散經營的積極性有機結合的基礎上,抓住國家扶持農業保險的機遇,加快發展保險業,不斷擴大陽光農業保險公司的服務范圍,逐步覆蓋全省並向省外延伸。到2010年,實現保險業營業收入15億元。進一步整合物流資源,建設現代物流通道,引進現代物流企業,打造北大荒物流集團。按照省政府要求,實施千村百店工程,發展各類連鎖經營,把流通企業的經營延伸到千家萬戶,形成城鄉貫穿、高效便捷的商業服務網絡。到2010年,流通業營業收入達到15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