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6日電 題:譜和諧樂章 謀龍江振興
記者 印蕾
18000字的九屆省委報告,33次出現『和諧』二字。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實現龍江全面振興的重大任務,反映的是全省廣大黨員和乾部群眾的共同意願。
目標為和諧,代表議和諧,行動促和諧,省十次黨代會譜和諧樂章,謀龍江振興。
【關鍵詞】 民生•安居![]() |
資料圖片:哈爾濱510戶收入家庭享受廉租房政策 |
![]() |
——省十次黨代會代表、雙鴨山市發改委主任汪世君
關鍵詞點評:『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曾是一代詩聖的美好夢想,從報告中對安居問題的重視,以及各地今年大力推進城市棚戶區改造和廉租房項目的實際行動,已使大批『寒士』從美好藍圖和措施中看到了陽光,不遠的將來,夢想的陽光最終將照進現實。【關鍵詞】社會事業•教育公平
![]() |
資料圖片:均衡教育資源使更多農村學生走進課堂 |
報告點擊:堅持協調發展,加強社會事業建設。堅持教育優先發展,促進教育公平。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鞏固提高義務教育,加快發展高中階段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不斷提高高等教育質量。保證各級財政性教育經費增長幅度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幅度,逐步使財政性教育經費達到地區生產總值的百分之四。公共教育資源重點向農村和貧困地區、邊遠地區、民族地區傾斜。實施中小學標准化建設工程。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對貧困家庭學生免費提供教課書並補助寄宿生生活費,對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實行『兩免一補』。在高中以上教育階段建立健全貧困學生資助制度,進一步落實好國家助學貸款政策,解決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上學難問題。
代表聲音: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對貧困家庭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並補助寄宿生生活費,對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實行「兩免一補」』……讓我這名來自教育一線的代表感到最振奮。這項政策能幫助許多農村的失學兒童重返校園。農村教育目前還很落後,還有許多農村娃兒失學。有了這個舉措,可以幫助更多的農村孩子走進課堂。
![]() |
——省十次黨代會代表、齊齊哈爾市鐵鋒區紮龍鄉趙凱村小學教師曲鳳琴
關鍵詞點評:教育公平是最基本的社會公平。堅持教育優先發展,促進教育公平。公共教育資源重點向農村和貧困地區、邊遠地區、民族地區傾斜……更多山裡娃將擁有更多改變命運的希望,而這也將是一個走在振興之路上的邊疆大省崛起的希望。【關鍵詞】 民主法制•基層民主 報告點擊: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加強基層民主建設,完善政務公開、廠務公開和村務公開制度,創新和完善基層政權、城鎮社區、群眾自治組織、企事業單位的民主形式和內容,依法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
![]() |
——省十次黨代會代表、雙鴨山市友誼縣友誼鎮繁榮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周作聰代表
關鍵詞點評:一個現代民主社會觀念深入人心的大環境,必將催生公民意識的健康發育和普遍生長;源於基層的民主實踐,作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將使『公平正義』之花化為春色滿園。
【關鍵詞】和諧文化•時代精神 報告點擊:建設和諧文化,提高全社會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繼承發揚黑龍江人民在革命和建設時期形成的優良傳統,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北大荒精神,激勵全省人民投身全面振興的偉大實踐。
代表聲音: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北大荒精神,這些都是我們在構建和諧社會偉大實踐中的精神支橕。這些誕生在龍江本土、在全國很有影響的文化在構建和諧社會中必將發揮重要作用,引領新世紀龍江人再創新的輝煌。
![]() |
——省十次黨代會代表、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王昆
關鍵詞點評:以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文化往往被評價為一個地區發展的『軟實力』。一個地區的崛起僅有高樓和GDP還不夠,在物質成就數得清、看得著的今天,那些曾賦予人們以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的優秀傳統、民族精神繼續得到發揚光大,將使振興的步伐邁得更加堅實、有力。
【關鍵詞】 安定有序•平安建設 報告點擊:完善社會管理和服務,保持社會安定有序。加強平安建設。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落實責任、嚴格監管、加大投入、立足治本,突出抓好煤礦、交通、化工等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的安全生產,切實加強森林防火和城鄉消防安全工作,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完善應急管理體制機制,提高危機管理和抗風險能力。
代表聲音:對於資源型城市鶴崗來說,最大的和諧就是對礦工生命的保障。合理開采,利用好煤礦資源,抓好安全生產工作,以人為本,實現可持續發展。
![]() |
——省十次黨代代表、黑龍江省農墾總局寶泉嶺分局黨委書記鄒積慧
關鍵詞點評: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堅持經濟社會發展以安全為基礎、前提和保障,不以犧牲人的生命和健康為代價為原則,是真正的以人為本。不要『帶血』的GDP,這種執著叫責任。嚴格監管、立足治本,持續改善安全生產狀況,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