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6日電 近日省內考生諮詢:高考到了最後一個月的衝刺階段,目前生物學科復習時應采取什麼策略?
指導教師:崔梅榮(哈九中高三生物教研組組長、高級教師、市級骨乾教師)
在高考前的最後衝刺階段,考生應注意以下五點:
回歸教材,梳理基礎知識
對教材基礎知識掌握一定要紮實、准確、熟練。高考題目年年有變化,但考查考生『運用學過的知識靈活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一直沒有變化。學過的知識究竟有哪些?這就需要考生們按照《2007年考試大綱》中的知識體系把散落在課本中的知識框架整理清楚,把考綱中的每一個知識點都要像過篩子似的過一遍。在做題時一定不要只從題目本身出發,而要回歸教材,從教材中找到知識的出處。以教材為立足點,熟練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在熟練掌握的基礎上靈活運用,切實做到基礎知識掌握熟練、運用靈活。
注重主乾知識的整理
因為生物知識點特別零碎,所以主乾的知識非常重要,要重點復習。分析近5年的高考題,重點內容主要集中在新陳代謝、遺傳與變異、生命活動的調節、生態等主乾知識章節中,第三冊選修內容考查比例也有所增大,如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等,這些知識點需要優先掌握。主乾知識復習要條理化、網絡化,如以『中心法則』為主線對『遺傳與變異』部分的內容構建知識網絡,並且可以將網絡逐漸擴展到相關其他部分。
精選習題,強化訓練
所選習題不在『多』而在於『精』,關鍵是要把每個題做『透』。要弄清楚這道題考查了哪些知識內容、它與其它相關題目的區別和聯系是什麼、它包含的思想方法和解題方法是否有普遍性、解題方法如何遷移到其它同類型的問題中……所以除老師留的題必做外,如果要做題的話,一定要有選擇性地做一些題,最好是高考真題;如果只做理綜的生物部分,用30至35分鍾完成,找一找做高考題的感覺,體會一下高考試題有什麼特點,是如何運用書本上的這些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感覺一下難度,培養答題思路及解題技巧。對考綱中的樣題、例題要做一做。另外,每天瀏覽一下做過的錯題,多積累經驗,尋找知識缺陷或錯題原因,避免犯重復的錯誤。
重視實驗的復習
考綱中對實驗與探究能力有明確、具體的要求,生物實驗題在高考中幾乎年年出現,分值也越來越大,應加強一些這方面的訓練,做一下強化的專項訓練。實驗設計題根據類型分為驗證性實驗和探究性實驗,按高考命題形式一般分為續寫實驗步驟,評價實驗方案,獨立設計完整的實驗方案,這幾種題型我省的高考卷均考查過。2001年考查的是續寫實驗步驟,2002年考查的是評價實驗方案,2003至2005年考查的是獨立設計完整的實驗方案。解題的一般步驟是:明確實驗目的,分析實驗原理。原理一般是高中生物教材上的有關理論知識,分析該實驗考的是哪部分知識,聯想該部分知識結構,用有關的生物學原理先解釋清楚實驗,如果是題乾中給定的實驗原理就要分析好實驗原理。根據實驗目的和實驗原理選好或用好材料用具,最關鍵的還是要設計好實驗步驟,如果需要設對照,就一定要分組編號,步驟中要表述出。設置對照的目的在於消除無關變量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在設計的過程中要遵循單一變量原則、對照原則、等量原則及科學原則等。最後是結果觀察(預測)、記錄,並根據結果(現象)進行分析,得出結論,驗證性實驗表述時只表述驗證的那個結論,而探究性實驗是讓預測,結果和結論可能多種,一定要注意結果和結論的多樣性,在表述時要分別表述。解答實驗題時,應注意將自己置身於在做實驗的過程中,然後再根據這個過程回答有關問題,纔能大大提高解答實驗題的准確性。
對教材中的實驗要系統復習,重點復習實驗目的、原理、材料用具的選取、方法步驟的制定、結果的觀察和分析、實驗結論的得出。有些實驗設計題就是間接考查教材規定的實驗完成的情況。
進行規范化答題訓練
非知識因素丟分是考生不容忽視的一個問題,主要表現在答主觀題時語言不夠規范,不善於使用專業術語描述現象和給出結論、錯別字等。在最後的復習中,考生應多注意規范化答題訓練。如以高考原題為樣本,仔細研讀高考標准答案,進行強化提高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