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大洋彼岸賀信 楊玉民目前是亞洲存活時間最長的『換心人』。得知楊玉民26日過『生日』,世界存活時間最長的『換心人』托尼·休斯曼為他發來了賀信,並鼓勵他要努力地活著,因為『心髒每一次跳動,都在刷新心髒移植的最新紀錄。』 1978年,托尼·休斯曼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斯坦福大學的心髒移植中心接受了心髒移植手術,如今他即將迎來自己換心後的第29個『生日』,他在信中深情地表達了對楊玉民的祝福和問候。 在『生日』慶典上,50歲的楊玉民激動地說:『15年前換心的一幕總是在我腦海中重放,它不停地提醒著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許許多多有愛心的人幫我支橕起來的,我要感謝所有關心、愛護我的好心人,為了你們我也要好好活著。活著,真好!』 33歲時換上23歲心髒
楊玉民家住哈爾濱市東風鎮,靠著辛勤勞動成為當地有名的萬元戶。1989年,一場重感冒『燒』壞了他的心髒。致命的擴張性心肌病讓他的心髒比正常人的大3倍,並伴有心力衰竭。病情嚴重時,胸悶氣短,浮腫乏力,整日坐臥不安,最多一天也只是睡上2個小時覺。心髒移植術成為他延續生命的惟一方法。 15年前的4月26日,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著名的心外科專家夏求明親自主刀,來自血液、麻醉等20多個科室的上百名醫護人員一齊上陣,為33歲的楊玉民重新換上一個性能良好的『人體發動機』。術後第八天楊玉民就能下地行走了,第二年,他抱著剛出生的健康漂亮的女兒樂得合不攏嘴。 楊玉民的心髒來自一名23歲腦死亡的小伙子。夏求明教授介紹說,楊玉民是幸運的,目前由於供體來源所限,我國每年需要進行心髒移植的病人數以萬計,但真正實施手術的只有幾十例。 據了解,心髒移植是現代醫學領域的一項高精尖技術。我國首例心髒移植手術是1978年在上海完成的。全世界已有5萬餘例患者接受了該手術。 『換心人』賣豬肉還債 楊玉民換心後,成了哈醫大二院的重點保護對象,術後所用的藥物都由醫院免費提供。按理說楊玉民應該覺得很輕松了,但其實不然。他從發病到換心的幾年時間裡,不但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積蓄,變賣了房產,還欠下了幾萬元的外債。為此,他寢食不安,總想盡快擺脫經濟上的窘況。但由於自己身體健康條件的限制,他無法從事過重的體力勞動。想來想去,只有重操舊業——賣豬肉。 為了盡快攢足錢還清債務,楊玉民把肉攤擺到了醫院附近的早市。每天凌晨3點鍾就起床,蹬著賣豬肉的三輪車往市場趕。一年以後,楊玉民靠自己的勤勞,還清了所有的債務。他本想就此乾下去,但是由於過度勞累,心髒向他發出了危險信號,他不得不放棄老本行。 遭遇車禍 死裡逃生 不能賣豬肉了,楊玉民在醫院領導的支持下轉向醫院門診部經營快餐。因做事認真、講信用,很快,楊玉民的快餐在醫大二院有了名氣。 隨著盒飯銷量的增大,對原料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為降成本,楊玉民每天早早起床,到離家很遠的菜庫去進貨。2000年5月的一天,他騎著摩托車到市場進貨。當他騎到哈西服裝城附近時,一輛出租車在超車的一剎那將他猛地刮倒。摩托車重重地砸在了他的身上。 驚聞楊玉民出了車禍,夏求明教授火速趕到病房,立即組織醫護人員對楊玉民進行救治。經全面檢查,楊玉民除外傷、心律加快外,心髒絲毫未損。 半個月後,楊玉民的心律漸漸平穩下來,再一次渡過了險關,經受住了外力撞擊的考驗。 『心髒移植愛心基金』啟動 在紀念楊玉民換心15周年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日子,哈醫大二院正式啟動了『心髒移植愛心基金』。哈醫大二院院長張彬說,為了紀念這項成績,緩解心髒移植患者的經濟負擔,醫院啟動了『心髒移植愛心基金』,今後只要在這家醫院進行心髒移植的患者,醫院將視情況提供相應的資金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