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播綠惠民千山翠 雙鴨山林業生態保護與建設進入佳境
2007-04-27 10:10:33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汪軍 楊軍 張益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27日電 『加速退礦還山、退耕還林、退耕還濕、退建還綠,恢復山體生態,確保5年內完成城市、縣城中心區山體修復,彰顯「山水環繞、森林圍城、公園城市」的生態景觀風貌。』雙鴨山市委書記王曉明在該市九次黨代會報告中的表述,在今年這個早春,為雙鴨山吹響了新一輪『構築綠色屏障,再造秀美山川』的號角。

  改善生態環境從建設綠色家園做起

  雙鴨山市歷來十分重視綠化工作,把生態工程建設、綠化美化和義務植樹等作為推動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

  2005年,市委、市政府專門下發了關於實施『建設綠色家園、改善生態環境』工程的意見,並為實現生態市建設制定出目標:5年內使雙鴨山市森林覆蓋率增加到39%,城市綠化覆蓋率增加到41%,實現『綠、美、香』相結合,『城、鄉、礦、村』齊改觀,『山、水、田、園、路』協調發展。

  為了確保工程的順利實施,市委、市政府將工程納入全市目標考核體系,作為各級領導乾部政績考核的重要指標之一。實施目標管理,逐級檢查驗收,年終兌現獎懲。全市造林綠化事業由此得到快速發展,生態體系建設得到穩步提昇。

  2006年,全市共完成造林面積6.3萬畝,超出計劃20%;完成義務植樹227萬株;綠化鄉村道路5條,治理侵蝕溝25條。在此基礎上,加強了市中心區周邊十大山綠化、美化、香化工作,投入資金71萬元,造林1萬畝,栽植綠籬4000延長米,植樹32萬株。

  憧憬變為現實還須流汗苦乾

  以生態建設為主線,2007年,雙鴨山將完成植樹造林5萬畝,義務植樹210萬株,退耕還濕0.2萬畝,退耕還林2.7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38.5%,森林資源采伐限額在上年的基礎上調減40%,從根本上改變該市的生態面貌,實現山川秀美,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伴隨著鼓舞人心的號角聲,雙鴨山林業生態保護與建設踏上了新的征程。

  圍繞『退耕還林』工程和『三北四期』工程,做好生態恢復保護工作。全市范圍內凡超坡耕地,道路兩側山脊線下可視范圍內的掛花坡耕地今年必須全退下來。對沒有進行造林的或造林沒有達到標准的荒山荒地以及非法經營的蠶業基地,2007年必須按標准完成造林任務,如果沒有按標准完成的由林業部門統一收回,統一造林。

  建立周邊生態保護圈,嚴格控制森林采伐『三總量』,市中心區和縣中心區周邊的森林、林木全面停伐。按照森林可持續經營的要求進一步調減木材產量。市直4個林場、礦區5個林場、饒河縣全面實施停伐,集賢縣靠近市區周邊的森林、林木實行停伐,寶清縣實行減伐。

  抓好公益林的管護工作,特別是加強市區周邊十二座大山公益林的管理。嚴禁采伐林木,嚴禁挖土放牧,對小開荒進行植樹造林。要加大城區綠化力度,加快雙鴨山市森林公園的建設步伐,要多栽樹少種草,多栽闊葉樹,少栽針葉樹。對全市范圍的防護性公益林,包括農田防護林、護村林、護路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養林和特種用途林以及房前屋後的零星樹木,嚴禁隨意亂抹頭亂修枝,更不准采伐,保護樹木自然生長。

  新農村建設,按照總體綠化要求,做到綠化、美化、香化相結合,改善村容村貌。

  全面開展好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確保年內完成義務植樹210萬株。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