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日電 題:從小木匠到項目經理——記黑龍江國光建築裝飾公司項目經理潘茂忠
15年前,21歲的浙江籍小木匠離鄉背景獨自一人來哈打工,從在街邊站大崗為人打家具乾起,一步一個腳印,終於成為一位帶動300餘名同鄉共同致富的項目經理。潘茂忠用15年的奮斗經歷告訴世人:誠實勞動、勤奮學習是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1991年初春,潘茂忠滿懷憧憬來哈打工。可初來乍到,一連10多天沒找到工作。他只好來到撫順街站了兩天大崗,終於找到第一份活———17.5元錢,做一個書櫃和四把小板凳。為了賺這兩三天的生活費,潘茂忠與另外一名木匠冒著大雪,在室外一乾就是十幾個小時。他的好手藝和吃苦耐勞的工作態度打動了僱主的鄰居,不僅請他們為家裡的新房子打家具,還把他介紹到一家土建工地做窗框、門框。由於木工基礎好,人又忠厚,有裝修的木工活,工長總是帶著他。潘茂忠邊乾邊學,不久便可獨立乾裝修活了。
普通老百姓找人裝修,總擔心工人偷工減料,多收費。可潘茂忠的僱主卻發現,他總是精打細算,向業主提省工省料的合理化建議。靠這實在勁兒,他在同行中闖出了名氣。1993年,憑借好手藝和誠實勞動的良好信譽,潘茂忠成為黑龍江國光建築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的正式員工。初進公司,看不懂『圖紙』成為潘茂忠前進道路上的大障礙,只有小學文化的潘茂忠並不氣餒,每次裝修都把圖紙帶回家,與工作內容一一對比,時間長了,家中的圖紙堆了一人多高。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年下來,潘茂忠不僅能審驗圖紙,還能提出合理化建議。隨著業務水平的提高,潘茂忠也從一名普通木工成長為工班長、工長,並於2004年成為項目經理。先後承擔了黑龍江省科技館、哈爾濱市月亮灣電視城、哈爾濱市國際會展中心等省市重點工程。
事業成功的潘茂忠沒有忘記家鄉。為解決家鄉貧困閑散農村勞動力的就業問題,1994年,他主動與遂昌縣人民政府聯系,將遂昌縣及周邊縣貧困閑散的農民帶到哈爾濱來,參加施工,學習木工技術,十幾年來,累計達到300多人。其中很多人因此走上致富的道路。目前,已有10人買了商品房,5人買了私家車,還有30多人已成為工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