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黑龍江頻道5月7日電 她曾經是國有企業工人,多次獲得本系統勞動模范等光榮稱號;她也有過下崗後的失落和彷徨,但是她靠勤勞的雙手和政府的扶持政策讓自己成了再就業明星。她的名字叫王英。
今年47歲的王英原來是哈爾濱市電車公司工人。在王英居住的香坊區絕緣社區,大家都親切地稱她『勞模』。1996年,由於單位效益不好,王英和她丈夫雙雙下崗。短暫的失落之後,王英夫婦開始考慮自謀生路。他們拿出僅有的幾百元積蓄,在早市租了一間小房賣自己蒸的饅頭。開始每天只能賣掉幾十公斤面粉,連租金都收不回來。
王英和丈夫分析經營不景氣的原因,認為關鍵是技術含量低,於是他們下決心提高加工面食的工藝水平。一次,王英聽一位顧客說在吉林吃過一種小酥餅口味特別好,她立刻打聽廠家地址,前往取經。開始的時候對方不願意傳授,王英去了6次,用誠意打動了對方。學成歸來後,王英做的小酥餅成了市場上非常受歡迎的『名牌』食品,被顧客稱做『勞模酥餅』。漸漸地,王英又掌握了制作奶油酥、綠豆糕、江米條等面點的手藝。
2007年,通過社區的擔保,王英夫妻辦理了小額貸款,把營業面積擴大到100多平方米,增加了經營項目,經營中西面點品種100多個,每天至少能賣掉150公斤面粉。
生意好了以後,王英為下崗女工們辦起了免費的面點制作培訓班,教她們制作各種面點。兩年來,已有8名下崗女工在王英的面食店裡就業,20多人在這裡學會了面點制作手藝。
責任編輯: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