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8日電 郭喜軍,1987年任漠河縣護林隊副隊長,現任漠河縣防火辦副主任,一線撲火隊大隊長。今年已經50歲的他,二十餘年來一直堅持在防火第一線。他說,是『五六』大火燒出了他這麼多年堅持撲火的決心。
趕到起火點時,大火已經開始蔓延
漠河很多人在提起當年的那場大火時都說,那是一場天火。對這種說法,郭喜軍沒有反駁。在他的辦公室裡,我們聽這位撲火英雄講述了那些驚心動魄的事情。
1987年的漠河沒有專業的撲火隊伍,也沒有裝備精良的森警駐紮,只有一支隸屬營林部門的護林中隊負責撲救突然襲來的山火。這支隊伍只有35人,郭喜軍任副隊長。
『那時我在護林中隊當副中隊長,當時漠河縣成立一支30人的快速撲火隊,我任大隊長。我帶著隊員們駐守在富克山原始森林中,大火發生時,我就在富克山蹲點。5月6日那天下午3點多鍾,當時有電臺,我就聽說古蓮方向著火了,於是我就向領導請示我什麼時候進入火場。結果領導指示馬上讓我們整裝待發。那時一臺風力滅火機也沒有,只有二號工具,領導說你們必須把火頭摁住,我們三十個人就用二號工具在那兒打。』
『進去時我只能帶人打火頭,那時已經有不少老百姓用樹條子、掃帚打了半天了。等打到第二天,漠河縣著了的時候,我們還在那邊打火,等到半夜12點鍾時,風就已經刮到八九級了。大火在我們頭上『呼呼』地轉,我們一看火已經打不滅了,其實當時指揮部已經命令撲火隊往回撤了,但我們已經走了很遠,根本不知道指揮部讓後撤的消息。
大火當時把我們的頭發和眉毛全都燒了。我趕緊通知隊員不要再打了,再打下去非得都被卷到火裡。我帶著隊員往回撤,又派出兩個隊員通知指揮部增援,結果兩個隊員說漠河縣已經著了,所有的人已經被撤回去保漠河縣了。
『記得當時我們回來時,路上有一輛大翻斗汽車,可汽車司機死活不拉我們。我們當時就紅眼了,找了一件棉襖沾上水,把油箱包住,又往車上澆了些水,硬逼著司機把車開回來。』
很多人不懂自救常識
等我們從山上撤下來時,漠河縣已經沒有明火,全剩炭火了。我告訴隊員,『趕緊都回家看看,明天早上再回到指揮部集合,繼續打火。』
我當時回家一看,家裡燒得只剩下一個煙囪在那兒立著,家人和孩子全都不知去向。我想找找看看有沒有沒燒完的東西,正找的時候,發現我家地窖裡好像有人,仔細一看,真把我嚇了一大跳,地窖裡人壓人摞了一堆。我家地窖也就1米多深,裡面還不到一平方米,竟然擠了八個女人和一個孩子,全都死了。
這些人完全不懂得防火常識,火燒過來全慌了,躲到地窖裡被活活憋死了。火著起來後地窖裡空氣稀薄,肯定缺氧啊。
當時有個男人在我家地窖外面趴著,他只是燒傷,沒死。他說,當時他也鑽到了地窖裡,可裡面的人說,我們這裡都是女的,你進來乾什麼。男人不好意思了就又爬了出來,這恰巧讓他保住了性命。
我家地窖裡燒死了九個,而鄰居家的地窖裡也燒死了八個。當時我看到那些人是這個怕喲,因為我老伴也不懂火災來了怎麼自救,我真怕她也躲到了地窖裡,還有孩子。
被單成了救命工具
懂得防火常識的人都知道,火從西側進來就應該向西側跑,因為西側火已經燒過了,不會再著;而向東側跑則形成了火攆人的場面,很容易就被燒死。我知道我家裡人也都不懂,我想火來了以後,他們肯定順著火往東跑了,於是我就往東開始找。我一邊走一邊喊,終於把我愛人和孩子找到了。我愛人領著兩個孩子,還救了鄰居家的一個小孩,一共四個人。
著火時,我愛人從屋裡拽出一個被單,拽著兩個孩子就往外跑,鄰居家的一個孩子看到她們跑也跟著一起跑。她們跑到大河邊上,火就已經追上來了,我愛人拉著三個孩子跳到了河裡,這時被單還起作用了。她用被單把四個人的頭都蒙上,用一只手不停地往被單上揚水。火從河面上過時,把她的手燒得全是大泡。
當時著火時有很多人都往大河裡跑,有兩個老太太剛剛跑到河邊還沒來得及下河,就被燒死在岸邊,人們發現她們時,看到兩位老人至死還緊緊地抱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