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8日電 大興安嶺五六森林大火,是一場血與火的考驗,在罕見的災害面前,有一支堪比鋼鐵的隊伍,這就是常年奮戰在千裡林海運輸線上的加格達奇鐵路分局的萬餘名職工。而當年的總調度長王承忠正是那場戰役的指揮者。
王承忠說,那場大火不是單靠某個人的力量就可以控制的,尤其是我們鐵路線,整條戰線都是貫通一體的。於是我們原本想為這位總調度長寫的這篇專訪,就變成了一幅多位英雄奮力拼搏的壯美圖畫。
救火的命令及時下達
1987年5月7日18時30分,忙碌了一天的加鐵分局總調度長王承忠剛跨進家門就接到電話:『山火逼近西林吉站!』他轉身跑回調度臺,操起電話直叫西林吉站,該站的副站長高起在電話裡急呼:『我們這邊刮起七八級大風,火勢危急,滿站臺都是婦女、小孩和老弱病殘,我們怎麼辦?』王承忠和其他領導簡單商量了一下果斷下令:組織人撲火,派專人疏散群眾……這一命令也同時下達到育英、圖強、朝暉等站區。
肆虐的大火來勢凶猛,把數百名群眾逼到圖強站內。勁濤工務段代黨委書記張奎帶領33名職工乘軌道車趕到,司機紀文祥冒著濃煙烈火,開車往返四次,把六百多名群眾營救到安全的圖強隧道裡。半夜,大火熊熊,軌道車再也無法返回了。在這次大火中,由於命令及時下達,鐵路職工及家屬無一重傷,無一遇難。
油罐保衛戰
5月7日20時50分,育英車站站長孫凱打電話報告:『請領導放心,有我們在,就有車站在。』他們一面組織疏散,一面指揮全站職工堵截撲向車站的大火:門窗冒煙了,他們趕緊往上潑水;東邊大火上來了,他們揚砂土滅火……頃刻間,山火吞噬了育英鎮,幾乎所有的建築夷為廢墟,唯獨育英車站屹立在燒焦的林海山間。
也是那個夜晚,勁濤機務折返段段長兼黨支部書記唐加岐接到分局火情通報和保衛油罐的命令後,迅速組織了17名副班職工投入搶險。他們帶著滅火器材,打火工具趕到現場。此時火光衝天,濃煙滾滾。職工們奮力鏟除油罐旁邊的樹木雜草,並拉來水管將周圍地面澆濕。22時許,火龍從東南、西南兩個方向往油罐逼近。突然,一個大火團飛落在離油罐只有二十多米的地方,瞬間出現十幾處著火點,最近的離油罐只有十幾米遠。他們往身上澆上水就衝上去,冒著八級大風和使人窒息的濃煙,手持掃帚、拖布、鐵鍬和滅火器撲火。同時,他們還從附近的勘探隊借來了推土機,在油罐四周開闢了寬十米的防火線,還不斷地用水龍頭往油罐上澆水……他們冒著生命危險整整拼搏了一夜,不僅保住了油罐、站捨,也避免了裝有300多噸柴油的貯油罐燃爆引起的可怕後果。
烈火煉真金
這場罕見的大火,使人們面臨著生與死、公與私、迎戰與退卻的抉擇。在嚴峻的考驗面前,鐵路職工中湧現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人物。
在勁濤被大火包圍、吞噬時,鐵路公寓的新職工楊鐵忠等兩人顧不上搬自己的行李和衣物,跑到外出的職工家中,幫著搬出電視機、錄音機;塔河電務段勁濤實驗室主任茹建君等人為了保證通訊暢通,眼看著二百米之外的家被大火吞沒,沒離開機房一步;工務段安全室主任孫有何十四歲的女兒下落不明,段領導讓他去找一下。他在尋找過程中發現一棵燒斷的大樹從山坡上滾落到鐵路上,為了線路暢通,他忘了找女兒,馬上跑回勁濤找人回來排除了險情。
在西林吉,車站給水司機白鳳海,眼看著自己家被大火燒毀,寸步不離崗位。
在朝暉,扳道員王海文,不顧家,也不顧自己燒傷的雙手,堅守在扳道崗位。
在圖強,身體瘦弱的女售票員莊桂芝,在山火來臨之際,把所有票據裝進兩條麻袋裡,扛不動就一點一點拽著走,等把麻袋拖到安全地帶時,自己累得癱坐在地上……
時隔二十年,當年的鐵路老領導在談起這些優秀的部下時依然如數家珍。的確,他們都是一些平凡的人,然而在危難關頭卻做出了不平凡的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