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林業大學森林保護實驗室的專家們研究的主要對象是森林病蟲害。記者采訪時,實驗室的一位教授非常認真地說,要了解他們的實驗室,了解樹木病蟲害,必須先讓大家重新認識蘑菇。這是怎麼回事呢?
蘑菇中提取殺蟲劑
人們都知道蘑菇可以食用,但不一定全面了解它。蘑菇味美而營養豐富,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和大量的麥角固醇和維生素D等。其蛋白質中含有18種以上的氨基酸,而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中,香菇中就有7種。特別是所含的香菇多糖對癌細胞有抑制作用,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森林保護實驗室王佔斌副教授告訴記者,生長在靠近大樹根部的蘑菇大多數是不能吃的,但卻有著不可取代的藥物作用,它可以作為病蟲害克星『敵殺死』的原料。他們在研究病蟲害時,提取出了蘑菇中的毒素,加入到殺蟲劑中,具有非常好的殺蟲效果,而且沒有環境污染,其性能明顯優於其它的非生物性殺蟲制劑。
病蟲害破壞比火災大
『研究蘑菇菌類和昆蟲並不是實驗室的主業,森林病蟲害的防治研究纔是我們的「主業」。』王佔斌說,對森林產生最大威脅的是森林病蟲害,它是無煙的火災,每年所造成的損失往往超過火災。近幾年全國每年發生病蟲害的森林面積在1100萬公頃左右,大大超過每年全國造林面積,直接經濟損失在119億元以上。
『在東北地區,尤其在哈爾濱,隨處可以看到各種類的松樹,而松樹很容易受到病蟲害的侵擾。近期,在哈市局部地區的松樹大面積爆發紅斑病,如果不及時消滅蟲害,就會威脅松樹林的安全。』王佔斌說,如果沒有森林、沒有樹木,人類的未來不敢想象。
國際水平的實驗室
『它是東北三省唯一的一個國家林業局指定的森林保護實驗室。』王佔斌帶領記者參觀了這塊『寶地』。每個分支實驗室十多平方米,身著白大褂,面戴口罩的研究人員忙碌地工作著。形似打印機的PCR擴能儀、外形酷似電腦主機的高壓液照,還有高速冷凍離心機等分析、鑒定病蟲害分子的高端科技儀器設備,個個價值上百萬元,讓記者目不暇接。
據了解,東北林業大學森林保護實驗室於1995年經林業部批准,以東北林業大學森林保護學科為基礎組建的。森林保護實驗室為國家林業局和黑龍江省高等學校重點開放實驗室,是國家林業局森林保護重點研究室。實驗室設有森林病蟲分子生物學研究室、森林昆蟲化學生態研究室、森林微生物發酵室、森林病蟲害毒理研究室和森林病蟲鑒定室等10餘個分支實驗室,各種設備總投資800多萬元。
實驗室現有26名研究人員,80%以上為博士或在讀博士。其中博士導師8人、教授12人、副教授6人。正是這些研究人員兢兢業業的工作,使這個實驗室關於森林病蟲害的研究處於國際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