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年年翻漿年年修 哈市街路何時不再"添堵"
2007-05-10 15:45:06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於鴻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10日電 『我要去道外大新街老道臺府。』9日,長春市民黃先生在哈爾濱火車站前問了三輛出租車,得到的答復均是:『修道,堵車,去不了』。和外地客被弄得不知所措一樣,家住道裡區河松小區的張女士也被堵車搞得心煩不已:每天從家到經緯小學校最多只需15分鍾,可9日7時和孩子出門,8時他們纔挪到校門口。許多市民向記者反映,修路無疑是一樁好事,可如何走出『年年翻漿歲歲修』的重復扔錢怪圈,纔是避免同一路段年年修月月堵天天挨顛的良方。

  一類街路成雷區

  從2月25日開始,一類街路紅軍街地下通道處陸續出現了翻漿現象,道橋部門只好頭痛醫頭,先用步道磚墊著以保障通行,等到冰雪化透了,再修補。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哈爾濱除了整條街全部新修的街路之外,其他街路這種打補丁的現象比比皆是。時間再往前推,一年前的春天,兩年前的3月,同一條街,同一路段,也出現了翻漿現象。

  和中山路一樣,大新街也是哈爾濱的重點街路。大約從5年前開始,這條馬路每年春季必翻漿,春夏之交必修復。眼下的北環路已經開始了翻漿修復工程,記者從連接道裡區和道外區的鐵路橋下進入北環路,開車走到道外二十道街不足4公裡的行程花了27分鍾。非但如此,進入這段路,塵土飛揚,凸凹不平,顛簸著像坐過山車是小事,數百個用沙袋子圈起來的馬葫蘆,使得記者宛如進了雷區,左拐右繞,狂按喇叭,車輛仍舊只能蝸行。

  二類街路如行船

  大道不好走,只能抄小道。正在修前臉兒和底盤的的哥王師傅提起哈爾濱的行路難,頭搖得像撥浪鼓。『哈爾濱的路,越來越難跑,冬天特別滑,等到春天又開始翻漿,可一修路除了封道就是搞單雙號,我從火車站拉客到和平橋,紅軍街地下通道封道,又趕上單雙號,只能繞小道,可文道街、和平路輔街這樣的二類街路,除了坑窪,剩下的就是像田埂一樣的路,車速稍微快一點,乘客就埋怨,自己一不注意,還總刮底盤。』

  和出租車司機的煩惱一樣,每天自己駕車上班的劉先生也是心煩不已。他家住新陽路安字片,每天一出安廣街,面對的就是撫順街至安隆街的封閉路,好不容易七拐八繞到了道外區,多花了比平時多一倍的時間不說,還只能將車停在景陽街上,再步行到南七道街上班,因為濱江街至豐潤街這段路也被封了。『封閉的路段的確需要修,可不封的也好不到哪兒去。』劉先生說,開車的人都習慣走大道,原因之一就是路況好,這些二類街路沒人願意走,除了狹窄就是高低不平,行車期間,宛如行船。

  記者在革新街、分部街、光芒街、文府街、文道街、電車街、石頭道街、安發橋、文昌橋這樣的二三類街路上看到,小到幾十厘米大到五六平方米的翻漿露陷路段比比皆是。

  修補應該更重質量

  眼下,哈市對紅軍街地下車行道裝修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按照有關部門的設想,將對此段地道出入口按照歐式風格進行裝飾,並對通道頂棚進行綜合改造,對通道內牆壁進行裝修整飾貼面,對中間隔離牆進行美化式裝修,對地面道路及防護設施進行修繕,整體工程預計在『哈洽會』前夕完工。

  記者了解到,近十年來,哈爾濱的路橋建設每年都有大動作。對於紅軍街地下車行道,過往的司機都有話要說。每天上下班必從此過的陳先生表示,此處地下通道對緩解東西大直街和博物館轉盤路的交通壓力作用非常顯著,這個地道橋是該美一美,但希望能夠一美十年不變,而不應該總在修補。陳先生說,這處地下通道原來是素面朝天,後來換了頂棚,可不知道為什麼,頂棚三天兩頭總是鼓包,鼓一回修一次,可總是不見得到根治。後來隔離帶中間又安上了大玻璃,可街路不比室內,玻璃上總是掛滿灰塵,根本沒起到美化效果。

  陳先生對此提出了注重質量的建議,不願透露姓名的交通專家、也是自駕車一族的吳老師則提出了質疑:『單雙號的做法不科學,車在路上走一分鍾就到目的地,和車在路上繞十分鍾到目的地,哪個更節省

  時間和道路資源?』

  百姓期望也來監督

  記者從城管部門了解到,截至5月7日,哈市道橋處和各區道路維修單位共維修道路8.0615萬平方米,遠遠超過了4月5日對外發布的5.04萬平方米翻漿路數據。與此同時,記者在實地走訪中發現,和大新街一樣,除了主乾街路的輔路是翻漿的重災區之外,馬葫蘆的周邊也是年年發生翻漿的重點部位,如何避免這些地方不再年年翻漿?大新街的修復方法值得推廣。馬葫蘆周邊是積水的多發地帶,再加上哈爾濱屬於寒地城市,易發生翻漿,只有道路質量過硬纔能避免翻漿。記者注意到,大新街上的所有馬葫蘆周邊厚度只有五六厘米的瀝青碎塊,被厚達十餘厘米的一體式水泥件代替。『看著就厚實,這樣肯定不會再翻漿了。』路過的車輛盡管行車艱難,但司機們對這樣的修復方法和材料還是給予了贊許。『不能總說沒錢修路,政府過日子和百姓一樣,春天都是一年的錢已經花得青黃不接的時候,但只要手頭的錢能夠修一條路,就該保證質量,不然修路也像天女撒花一樣,反倒是浪費。』

  和馬葫蘆的修復可以吃小灶不同,如何保證翻漿路的修復全部符合國家建設部的《道路工程技術規范》?城管道橋部門的答復是采取向各區派駐行業管理人員和組成由管理、計劃、技術部門聯合檢查組兩種方式保證修復質量。百姓對此默許的同時,也建議在翻漿道路修復地段就近聘請群眾義務監督員。大新街與南十四道街交口的一家臨街店鋪的老板就表示,『我家門前年年修,不僅影響出行,還直接影響了生意。如果修路單位將工程標准用公示板寫上一二三,我們非常願意監督一下質量,如果真是按標准做了,再翻漿就是天災了,年年修我們也認了。』

  該在替補路上下功夫

  從4日起,哈市今年的道路大中修工程及達標街路工程開始施工,封閉了一些道路的交通的確給百姓生活帶來了不便。對此,市民在記者采訪中普遍表示,修路架橋是大好事,短時的不便換來長期的順暢,值得。但相關部門在『替補路』上還有一些工作要做。

  友誼路修建中央大街與防洪紀念塔間地下通道,人車分流,安全又便捷。新開設的從道外方向去公路大橋,先繞到尚志胡同,走防洪通道,再繞天堂島西側的路很科學。可值得注意的是,記者在尚志胡同看到,本來不寬的小路,左側停著一輛大型施工車,前走幾米,右側又是開挖的地下管線;還沒到防洪紀念塔廣場,前邊的出租車已經開始下客。這樣狹窄的小路如何暢通,想細點、管到位是唯一辦法。

  同樣,在道外大新街上,數百個正在施工的馬葫蘆,使得車行到此不得不減速慢行,這樣一來,車越聚越多,自然形成了堵車現象。馬葫蘆修完了,還要修路面,到時候車輛的堵塞一定會更加嚴重。『哈爾濱還沒到汛期,如果此時把防洪通道變成了替補道勢必會分流大新街的車流。』聽了相關專家的建議,記者來到了道外段防洪通道,不容樂觀的是,道外頭道街的花鳥魚市場、七道街形成的自由市場以及江畔公園人為形成了三道路障。接下來的日子,道外靖宇大街和二十道街江橋還將陸續開工,如果替補道不能及早通暢,道外北環路行車勢必會更加艱難。

  『我們的要求不多,別總讓外地人講究咱哈爾濱街道太次,讓本地人出門就鬧心,大都市,就該有個馬路寬敞高樓林立的樣子。』采訪中,冰城百姓紛紛表達著期望有關部門好好修路、修好路的願望。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