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藥價4次大調整 哈爾濱市民:沒感覺到藥便宜
2007-05-11 06:23:12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譚啟首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11日電 從今年1月份開始,國家發改委連續4次對藥品價格進行調整,但市民反映,並未感覺到買藥便宜。記者昨日走訪哈爾濱市藥品零售市場時發現,市場上出現了多種降價藥品在藥店難買到的怪現象。

  雖然今年藥品幾乎每月一次大調整,中成藥、西藥均在調整范圍內,但市民反映並未感到買藥便宜。昨日,記者針對市民反映的問題進行了走訪。在學府路上的一家藥店,記者表示購買維C銀翹片,按照規定,降價後該藥價格為0.60元,但藥店銷售人員表示沒有降價藥,只有另一家廠家生產的價格為1元的同類藥,銷售人員對記者說:『療效是一樣的。』在鄉政街、建國街、中央大街等藥店,記者得到了同樣的答復。記者又針對市民反映的便宜藥阿莫西林、頭孢曲松鈉、酵母片等進行詢問,在幾家藥店雖然找到了同樣療效的藥品,但沒有降價後的便宜藥,都是價格較高的同類藥品。記者詢問為何沒有降價藥,一位銷售人員答復,廠家不生產了。

  一家藥店負責人稱,藥品降價後,很多藥廠就不再供應降價品種了,每次調整藥價後至少會有30%的降價藥消失。『不是藥店不想賣,是沒有了貨源』,部分藥品降價後已經低於藥店進價,他們就選擇其他品種代替。

  據市藥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由於哈爾濱市具有醫藥產業優勢,連鎖藥店模式發展較早,哈爾濱市整體藥價在全國處於較低水平,以雙黃連口服液為例,降價後最高指導零售價為16.5元,可是平價藥店只賣到12元、10元,比國家最高零售限價還低,這種情況下,市民對降低藥品的『最高零售價』的感覺不會很大。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降價藥消失,其實是『老藥』變『新價』。比如一種名為巴米爾泡騰片的藥品,其實就是阿司匹林改的,但價格卻從幾分錢一片提高到1元錢一片,換個名字,價格差幾十倍。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