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1日電 取名公司在市場上已不少見,近來,這些公司又開始登錄網絡,上網起名成為一些年輕父母的選擇。
8日,記者登錄網絡,在搜索網站上鍵入『取名』兩字,竟然得到995000項符合要求的查詢結果。這些網站都打著『周易』、『易經』等旗號,並加以軒、閣等古色古香的名稱。打開網頁裡面有,『各類公司』命名服務、『各類產品』命名服務、『綜合、其他』命名服務、『嬰兒、個人』命名服務、『商標中、英文』命名服務等不同的服務項目,有的還提供風水服務。記者粗略統計了一下,在全部的搜索結果當中,除掉新聞頁面,至少有500個不重名的取名公司。
記者點擊進入一家注冊地點在黑龍江的取名網站,這家網站自稱可提供姓名評分、嬰兒取名、姓名預測等業務。
在姓名評分的欄目裡,記者輸入了『馬家英』幾個字。測試的結果為半吉,總評分為64分。記者發現,凡是鍵入測試的姓名,很少在評分上超過70分,也就是按照這家網站的標准沒有一個名字稱得上是好名字。
記者點擊進入嬰兒取名的欄目。為了招攬生意,網站對於自己起的名字卻吹得神乎其神。比如,對於『李晟赫』,網站是這樣解釋的,晟:光明,興盛。又音同聖,意聖賢,聖傑。赫:起邁卓犖,聲名馳躍。李晟赫:寓意,橫翔捷出,為之帥表,郡邑群望,以通美盛。天下之事,無而不往,得其風采,兼擅富貴。
記者撥通了這家公司的電話,接電話的女士告訴記者:『以前大家認為測字起名是一種封建迷信活動,只有老年人纔會參與,但實際上這種行業已經被年輕人所接受,我們的顧客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年輕人,因為是為嬰兒取名嗎,而且,我們取的名字被采用的成功率也很高。』
他們的業務真如這位女士吹噓的廣為社會接受嗎?9日,記者在哈市中央大街隨機采訪了幾位年輕的夫婦。在哈市電力公司工作的李彤表示:『她肯定不能接受別人為自己的孩子起名,特別是一些取名公司,如果名字真能按公式推導出一個最佳方案,那大家都取一個名字不就得了。』李女士認為,這樣做不負責任,孩子長大了父母也要遭埋怨。
記者就此采訪了哈市的民俗專家劉洪恩。他表示,所謂的取名公司實際上是從南方傳過來的,香港比較流行取名轉運,受到一些內地年輕人的盲目追捧。實際上,這種行為有很濃厚的迷信色彩,大家不必相信。對一個人來說名字就是個符號,只要獨特新穎,讀起來朗朗上口就是好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