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農業標准化走進農家
2007-05-15 08:07:58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史志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15日電 春耕時節,黑龍江日報記者走訪農戶,發現一些地方農日對農業標准化知識知之甚少,影響了春耕生產匱乏不懂標准化誤效益。

  缺少種子標准化知識,誤了播種。

  近日,富裕縣繁榮鄉種手站從吉林進一批"505』玉米種賣給農民工部分農民買了之後,發覺種不了,向質監部門投訴。經農業專家辨別確認,這個品種生長期過長,成熟期要135天,而富裕地區玉米生長期最長為127天。經調查,原來種子站缺少種植標准化知識,誤買了種子,貽誤了農時。

  缺少標准化施肥知識,產量上不去。

  勃利縣永恆鄉種糧大戶張克,自己承包了30多?地,但是產量卻是逐年下降。他十分不解:自己和別人一樣地施肥、澆水,可產量總比別人少兩成。經過專家土質化驗,原來是他的地裡缺少氮元素,可他年年都是上的磷肥。

  沒有相應的種植標准,影響了生產積極性。

  寶清鎮亨利村蔬菜種植示范戶徐沛東,因為沒有相應的種植標准,在豆角銷售中,經常和外地收購商發生質量爭議,影響了積極性。據了解,寶清縣特色蔬菜種植業迅速發展,已成規模優勢,但這些菜種植技術含量高,風險大,許多新種植的農戶,因為沒有收購標准和生產技術規程,也沒有人傳授種植要領和加工生產技術,收益不理想,有的放棄種植。

  據調查,先進的農作物栽培技術沒有得到有效普及推廣,是農民標准化知識匱乏的主要原因。渴望標准化技術支橕

  在農業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農民嘗試著各種增效、增收的作物,然而一些新品種,讓他們無從下手。

  毛蔥是寶清縣近年來發展較快的蔬菜產業,總產量1.2萬噸以上,佔全國總量的十分之一,80%出口,出口量佔全國的五分之一。看到這個『財源』,當地農民都想嘗試,但不知道該如何下手。

  齊齊哈爾市梅裡斯大八旗村從俄羅斯引進食用甜菜,該品種高產、耐寒、生長期短,具有品質好、色澤好、營養好特點,可用於制作色拉菜、配菜,是餐桌上的食用佳品,在國內、國際上有廣闊的蘆場前景。由於在國內是首次種植,在種植技術上沒有把握,農民迫切希望得到技術支橕。甜頭標准化來增值

  按照標准化種植的農民也切實嘗到了標准化帶來的甜頭。

  寧安指導示范區渤海鎮響水村、小朱家村兩段式育稻田苗,制定了操作規程下發到農戶手中,和600戶農民簽訂了標准入戶服務協議,每年20多次帶領專家和標准化工作人員到示范戶進行村頭、地頭、炕頭面對面的指導,實行產前、產中、產後全方位服務。響水大米上漲到每公斤5元。小朱家村農民去年實現增收60萬元,寧安在去年實驗『稻花香』500畝的基礎上,今年擴大為2800畝,預計可為農民增收378萬元。

  農業標准化普及人員認為,切實加強各類農業標准化知識普及和指導,是提高農產品質量,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一環。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