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6日電 題:水位116,將給哈爾濱帶來什麼———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工程對哈爾濱市經濟、生態影響前瞻
大江浩蕩,水闊天高。
江水連連抬昇,直逼設計水位116.0米。隨著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工程蓄水試通航,這樣懾人心魄的景致,將在明年10月被定格。
復興『黃金水道』之舉,不僅將使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工程的最大受益者———哈爾濱徹底告別水患,而且必將使其更加深遠地受益於傍水而居的地利。
復興一條黃金水道
作為我國東北地區第一大內河,也是我國內河水運的主通道之一,松花江,曾有著『黃金水道』的美譽。直至上世紀80年代末,松花江乾流上還船來船往,一派繁忙。松花江水運已成為包括哈爾濱在內的沿江市(縣)大宗貨物運輸的水上生命線。有關統計顯示,松花江乾流的年均運輸量在千萬噸以上,其中大頂子山樞紐附近的水運量約佔三成。
盛景,卻在隨後10多年間漸漸消逝。在上游工農業用水量大幅增長以及自然、人為多重因素影響下,母親河日漸枯瘦。一直靠天吃飯、依附自然的松花江航運通航期,也在原來寥寥6個月的基礎上,又被打了兩三個月的折扣,斷航期逐年增加。1999年,船舶在松花江上滿載通行的日子,加起來不過74天。
復興黃金水道,改善通航條件。幾經論證,松花江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工程成為改善松花江航運條件、渠化松花江總體規劃中7座樞紐的第一個樞紐,並於2004年開始動工。按照工程規劃,該樞紐建成後,可渠化上游139公裡航道,使水位常年保持在116.0米左右。哈爾濱至沙河子段的航道將達到三級航道標准,通航保證率達到95%,使航運期提高到210天左右。自此,千噸船隊將徹底告別『枯水苦』,暢行松花江。
『「以航為主」的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工程,將為哈爾濱航運業帶來新的機遇』,該工程的首倡者之一、省航務管理局局長楊連地表示,復興松花江內河航運,可以打造一條穩定的『水上運輸線』———鶴崗、依蘭、沙河子煤炭上行至哈市、吉林大安等沿江地帶的煤炭專線以及糧食、木材等專線,並且將推動『江海聯運』盡快形成規模。
潤澤一座宜居名城
傍水之城,往往靈秀而有活力。
越來越乾枯的母親河,取水艱難,沙灘裸露,江水惡臭,已多年難見江水浩蕩的盛景。隨著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工程不斷蓄水,兩三個月以後,松花江哈爾濱段水位將達到115米。明年工程全部竣工後,水位將常年保持在116米左右,比原來提高四五米,江道水面大大增加。
『生態效益是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工程的最大效益,這個工程將極大地改善哈爾濱的水環境,提昇城市價值和城市品位。』大頂子山航電樞紐指揮部常務總指揮李志波認為,增大的庫區水體將對哈爾濱的氣溫、濕度、景觀等產生重大影響,改善沿江景觀。
江闊天高,水鳥翔集。2008年,這幅美妙的圖畫將會被定格在哈爾濱百餘公裡長的松花江上。隨著樞紐大壩不斷蓄水,大壩上游水位開始上昇,松花江兩岸間大面積的行洪灘地將被回水淹沒,形成從樞紐大壩向上游至肇源縣澇洲一條長達128公裡的人工湖。抬高的水位與市區排污工程改造相結合,將使太陽島終年四面環水,再現碧水白帆的宜人景致。引江水入市區,還可使馬家溝、何家溝、信義溝變得常年清澈。不僅如此,江水倒灌呼蘭河,還將在河口地帶形成一個『小紮龍』:原有的泡泡溝溝變成濕地,這裡的蘆葦蕩將成為飛鳥的聚集地。
隨著哈爾濱水環境改善,『水要素』、『水題材』將大大提昇松花江哈爾濱段沿江地段價值和城市品位。無論依傍江水,還是城內水網溝渠縱橫,渠化松花江都必將使哈爾濱這座北方濱水名城變得更加潤澤,更適宜人居,更有活力。
縫合一條經濟斷裂帶
一條松花江割裂南北經濟。
由於除哈爾濱、佳木斯兩個城市的中心區域外,哈—佳區間440公裡沒有一條橫跨松花江大橋,多年來江北岸哈市三縣不得不依靠擺渡過大江。每逢冬季封江期,從江北岸南下不得不從哈爾濱市區或佳木斯市區繞行,繞行裡程少則幾十公裡、多則上百公裡,出行成本巨大。
盡管有著『兩岸繁榮』的美好願景,但一條大江無情地割裂了北岸經濟帶卻是不爭的事實———由於不具備地緣優勢,江北的巴彥、木蘭和通河三縣經濟受到巨大影響。但隨著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工程壩頂公路、接線公路的建成,這條斷裂的經濟帶終將緊緊地縫合在一起。
按照大頂子山航電樞紐的總體設計,今年年底前,樞紐的壩頂公路(橋)及接線公路的主體工程將全部建完。屆時,這條橫跨江南江北、全長40.48公裡、寬12米的二級公路,將與哈同公路、哈肇公路相連,形成新的哈爾濱大外環交通網絡。出行車輛從巴彥縣經賓西經濟開發區,至金家走外環,可不進哈爾濱市區直接南下長春、沈陽,比進入哈市市區路線縮短30多公裡。
一橋飛架南北,畏途變通途。『哈爾濱中心經濟對松花江北岸的輻射能力將越來越強』,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工程指揮部總工程師洪毅這樣認為。
打造一條旅游黃金帶
觀大江盛景,覽松江平湖。
早在考量樞紐工程之初,拉動旅游就與暢通航運、調節生態一道,被列為大頂子山航電樞紐的三大主要功能,且與後兩者功能密切相關。
『庫區成為新的旅游點,沿江成為新的旅游線』,市旅游局一位負責人表示,樞紐將為哈爾濱市開發庫區旅游帶來新機遇,應運而生的『景觀新秀』將大大豐富哈爾濱市現有的旅游產品———
其一,庫區有山有水,風光秀麗;其二,大壩上下游處因冬季泄洪發電產生的水蒸氣,將形成大片霧?美景;其三,大江壯闊,可賞沿岸秀麗風景。點、線、面相結合的樞紐『人工湖』,還將與鏡泊湖、興凱湖一起,共同打造出一條旅游黃金帶,橕起黑龍江省湖泊旅游的新板塊。
據記者了解,目前市輪渡公司已捷足先登,率先開通了至大頂子山的豪華游輪,順水而下71公裡、僅需1天的觀景行程,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市民。
高水位更將給哈爾濱城區段帶來豐厚的旅游資源。目前,哈爾濱市有關部門正緊鑼密鼓地重新設計和改造沿江一條景觀線,已邀請國內多家景觀設計單位對沿江及防洪紀念塔廣場進行改造設計,讓松花江哈爾濱城區段真正實現新水位、新景觀。按照今年的改造計劃,哈爾濱市將在以防洪紀念塔為核心的沿江一線,設計建設親水平臺。設計者將利用松花江豐水後的有利條件,新建碼頭小品,建設親水平臺,形成江面活動特色景區。多個不同的設計方案中,均在防洪紀念塔正對的江面上設計了多種形式噴泉,並為播放水幕電影做了水景設計。多種綠色廊道的開闢也將為游人親水提供方便。看水、親水、戲水,改造後的廣場將讓市民感受到母親河帶來的新氣象。
對沿江城市而言,一座樞紐,就是一筆財富。
對哈爾濱來說,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帶來的,既有經濟效益,也有社會效益,更有生態效益。而其對一座城市更深層次的影響,遠不止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