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6日電 近日,黑龍江省部分高校針對高校大學生性健康狀況做了一項數據調查。統計數據中顯示,目前有91.5%的在校大學生希望得到異性關愛,已談過和正談戀愛的佔41.9%;高校心理諮詢中,大學生反映情感問題遇到的困惑最多,迫切需要正確的指導。而有90.9%的學生認為在大學開展性教育是必要的,44.5%的學生認為,現在所處環境沒有給予他們任何形式的性教育。針對此,一些心理教育專家認為,高校存在性教育缺失的現象比較嚴重,學校性教育已遠遠落後於學生的身心需要和社會文化的開放性,高校的性教育成為亟待解決的課題。
據了解,大學生正處在性生理已經成熟,但性心理尚未成熟的時期,戀愛和性的問題是幾乎每個大學生都面臨和思考的問題。大學生由於特定的年齡階段,產生愛的需要並嘗試與異性建立戀愛關系原本是正常的。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對戀愛和性的教育都非常匱乏,由此導致的管理問題和心理障礙也越來越突出。部分教育專家分析指出,應通過課堂教育引導大學生端正戀愛動機,懂得什麼是真正的愛,並充分利用家長、社會、宣傳教育途徑,培養大學生愛的情感和愛的能力。
那麼在校大學生是如何看待在高校中開展性教育,他們是否支持並樂於接受這一方面的教育和引導呢?此次調查中的一項數據顯示,目前所獲得的性知識主要來源還是通過書籍和媒體,而通過在學校從教師那裡獲取的有關性知識僅佔1.6%;更有44.5%的學生認為,現在所處的環境中並沒有給予他們任何形式的性教育。
針對高校性教育的現狀,哈爾濱工程大學心理健康指導中心蔡穎老師認為,目前高校普遍存在性教育缺失,其中不僅僅是有關課程的設置缺失,而且高校的性教育內容往往集中在生理性知識和青春期性心理發展上,教育內容的廣度和深度的不足也使得學生不能理解性對於人生命發展的意義,更不能從根本上改變部分學生對性狹隘、錯誤的認知。而且一些高校開展的性教育缺少適應學生心理特點、生動活潑、寓教於樂的教育方式,教育效果並不佳。
那麼高校如何能夠走出性教育缺失的瓶頸?蔡穎老師建議,高校應該根據目前性教育的現狀,先從普及性健康意識和知識入手,充分利用教學主渠道,開設專門課程。並通過設置心理諮詢機構及時地為一些遇到困惑和需要幫助的學生提供及時的心理援助。同時也可以將性教育與生命教育相結合,與學生探討自殺、墮胎等議題,澄清生命觀,預防校園危機事件的發生。同時,幫助他們了解成熟性生理、性心理、性行為道德價值方面的知識,減少非理性行為;學習免受生理和心理的性傷害和侵犯的能力,也會減少因『性』而產生的種種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