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就業、交流、適應、情感 『四座大山』重壓大學生
2007-01-20 14:41:30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丁寧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20日電 記者昨日從第十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諮詢學術交流會上獲悉,就業壓力大、大學適應能力差、人際交往不通暢、情感創傷難愈合,已成為困擾高校大學生進而形成心理壓力的主要誘因。會上,幾百位心理教育專家和學者共同就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現狀、趨勢及解決辦法等問題進行了探討,還就高校大學生形成心理壓力的四大主要誘因進行了解析。

  全國大學生心理諮詢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浙江大學心理諮詢中心主任馬建青分析說,就業壓力大、大學適應能力差、人際交往不通暢、情感創傷難愈合,已成為困擾高校大學生進而形成心理壓力的主要誘因。對於在校大學生來講,大學一年級所表現出來的心理問題主要集中在從高中到大學過渡過程中的適應能力上,大學二年級反映明顯的心理問題則主要集中在與人交際、交往不順暢、交友情感等方面,而大學三、四年級學生的心理問題突出反映在就業壓力方面。這其中,隨著高校擴招,尋找就業出路的嚴峻,高校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成為引發學生形成心理壓力和困擾的新問題。

  馬建青還說:『不會與人交往和溝通,也讓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心理失衡。』現在的大學生大多來自獨生子女家庭,平時以自我為中心,進入大學不適應環境變化,與同學不能很好地溝通、交往,容易產生摩擦。此外,南北不同地域學生的生活習慣差異、獨立生活與集體住宿生活的變化,讓一些學生表現得非常不適應,更不懂得與人很好地交往、溝通和協作。黑龍江省兩所高校心理教師對部分大學新生進行了心理測查,其數據分析顯示,人際交往障礙中表現出來的焦慮、抑郁、恐懼、強迫等心理問題,可能直接導致了一些新生自卑、猜疑、羞怯、拘束、自閉的結果。

  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岳曉東博士建議,各個高校可以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增強大學生的幽默化解能力訓練,讓學生在幽默中化解心理壓力。其他與會專家還建議,如果大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不能擺脫心理問題乃至心理障礙,也可以向老師、父母、朋友及社會尋求幫助和支持,走出消極的心理陰影。

責任編輯:岳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