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4日電 在近日召開的全省農業技術推廣和全市水稻產業標准化依安現場會上,該縣新興鄉新合村應用的水稻新基質無土育苗技術得到省市有關領導和專家的充分肯定,一致認為該項技術可以在全省大面積推廣應用。
據了解,我省水稻育苗過去全部采用床土育苗,這種取土育苗方法既破壞了植被,又容易發生病害、藥害,出現苗細苗弱現象。采用水稻新基質無土旱育苗既用稻殼育苗技術不僅可以避免上述現象的發生,而且省土、省工、省藥、易管理,還能夠增產增效。省農業綜合開發辦對新合村推廣應用水稻新基質無土育苗新技術非常重視,先後投入68萬元資金支持該項目建設,並經過三年的探索、研究,終於獲得成功,在省農業綜合開發辦的大力支持下,今年,新合村建成水稻育苗大棚40棟,推廣面積達到5000畝,每畝可節本增效142元,預計,全村僅此一項可增收70多萬元。
近年來,省農業綜合開發辦不斷加大對依安縣域經濟發展的扶持力度,僅三年時間支持項目資金就達到4636萬元,為依安縣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生機。
馬鈴薯是依安縣的主栽作物,為提高馬鈴薯的生產水平,增加農民收入,為企業提供充足優質的原料,從2005年開始,省農業開發辦就扶持該縣的馬鈴薯生產,先後扶持2000多萬元資金在上游鄉建立了2萬畝的馬鈴薯生產基地,當年該基地馬鈴薯單產達到1200公斤,項目區人均增收近300元。今年,該基地又新打機電井25眼,增加配套噴灌設備14套,架設輸電線路7公裡,修建農田道路3公裡,營造農田防護林300畝。預計今年項目區平均畝產可達2000公斤,畝產值1000元,人均增收395元。該項目的建立還極大地帶動了全縣馬鈴薯的高產高效發展,提高了該縣馬鈴薯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並進而帶動了全縣深加工企業和市場流通體系、交通運輸等相關產業的迅速發展。
與此同時,省農業綜合開發辦還大力支持依安縣的畜牧業、招商引資以及新農村建設。幾年來投資150萬元用於該縣的奶牛養殖,投資90萬元支持新農村建設。特別是該縣招商引進的黃淮油脂有限責任公司非轉基因大豆加工項目在資金上遇到了困難,省農業綜合開發辦於2006年投資1500萬元支持該項目建設。在省辦的大力支持下,該項目2000立方米浸出車間涼水池、485.96平方米油罐群基礎以及立筒樁基礎、鍋爐房、中心變電室主體結構等重點建設工程全部完成,主要生產設備調質烘乾塔、液壓紮坯機、破碎機、提昇機等正在安裝,今年該項目可投入生產。
據介紹,在省農業綜合開發辦的大力支持下,依安縣農民年增加收入近億元,財政增加稅收2600萬元,企業增加利潤58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