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5日電 針對當前我省豬肉價格大幅上漲情況,省政府24日召開緊急新聞發布會,通報豬肉漲價的原因及未來趨勢。省畜牧獸醫局的相關負責人介紹,生豬存欄量減少、『北豬南調』、飼料漲價是我省豬肉價格上漲的三大主因。當前,我省豬肉市場供應充足,預計進入8月份後,豬肉價格會有所下降。
據省畜牧獸醫局副局長王德勝介紹,『五·一』過後,我省望奎、巴彥、北林和蘭西等生豬大縣的生豬價格分別達到了11.7元/公斤、11.8元/公斤、11.9元/公斤和12.0元/公斤,創歷史新高。生豬存欄量減少是我省豬肉價格增長的直接原因。去年年初,我省養豬場全面虧損,農戶養豬積極性下降。到去年5月,全省種豬場母豬宰殺比例高達40%,育肥豬空欄率達到25%,望奎、北林、巴彥等養豬大縣的生豬空欄率均在30%以上。今年一季度,全省生豬存欄1342.2萬頭,同比下降10.5%。由於繁殖飼養周期約需一年時間,目前的生豬價格仍處於運行周期的上昇期,這次價格波動是去年以來周期波動的反應。
全國性生豬存欄量、出欄量減少,導致供求關系緊張是引發我省豬肉價格上漲的重要原因。今年以來,南方市場豬源嚴重不足,外省來我省采購生豬的數量大幅上昇,導致省內市場豬源緊張,價格飆昇。目前,全省每天銷往外省生豬約8000頭至10000頭,高於去年同期30%左右。預計今年我省全年生豬外銷將佔我省生豬存欄總量的52%至53%左右。
飼料漲價是我省生豬價格上昇的內在原因。目前,我省育肥豬配合飼料價格為1.93元/公斤,同比增長19.9%;玉米價格為1.23元/公斤,同比增長15%;豆粕價格為2.49元/公斤,同比增長6%。隨著飼料價格的上漲,養豬成本也相應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生豬價格上漲。
我省在哈爾濱、伊春、牡丹江等地有國家生豬活體儲備基地場,其生豬存欄量約在700噸左右。政府有關部門將會根據今後市場的供應需求,考慮是否向國家商務部申請使用國家生豬活體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