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火車站及周邊地區秩序混亂現象調查(二)
2007-06-01 10:03:14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葉勇 楊艷 湯文學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1日電 哈爾濱火車站站前之亂,表現為硬件亂、管理亂,根源在於『利益之亂』。

  記者采訪站前管理各相關單位時,經常能聽到這樣的抱怨:哈站站前客流大、商機多,各方面都緊盯著這塊『利益蛋糕』,試圖從中分割一塊。大家都來爭奪利益,就形成了『各顧各』的局面。若果然如此,一個個利益集團都為了自己的局部利益打算,而不惜損害地區秩序、城市形象這個大局利益,站前豈能不亂。

  經濟利益蠶食站場功能

  哈站是這座城市最大的交通樞紐,其第一位的功能是『通行』;哈站作為城市的第一窗口,擔負著展示城市形象的功能。至於擺商亭、辦商場、搞創收,只能是『附屬功能』。在發生衝突的情況下,附屬功能必須服從主要功能,單位和個人利益必須服從全局利益。

  然而,在哈站站前地區,我們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

  按照站前總體規劃,候車室前的地下商城具備疏散旅客、商業服務雙重功能。然而,走過這個通道的人都抱怨像進了迷宮,不多走點冤枉路根本轉不出來。記者到地下通道實地查訪發現,去往地面公交車站臺的通道,都缺少明顯的指示標記,且通道擁擠、秩序混亂。

  那麼,以疏散旅客為主要功能的地下通道,為何大大失去規劃設計的通行功能?其根本原因是經濟利益的侵蝕。據永華商城工商所負責人介紹,按規劃,永華商城過街通道面積達3000平方米,但商城在通道裡設置了80個攤位,嚴重擠佔了過街通道。

  而增設攤位的動機很簡單,就是每年可增加幾十萬元的租金收入。

  一刀一刀砍向『利益蛋糕』

  在經濟利益的蠶食下,站前地區部分硬件設施的通行功能、景觀功能、形象功能紛紛失守。而坐收這些經濟利益的,卻是一些單位和部門。

  在哈站候車室前雨搭下,12個出售食品的商亭一字排開。市規劃局基礎設施處負責人證實,這些商亭均未獲得規劃部門的審批手續。在哈站候車室外立面,所有開著房門的部位,都掛著小吃、寄存處、話吧、食雜店等招牌,足有10家。光怪的燈火、不停的叫賣聲,風格雜亂的門面,構成了嘈雜、凌亂的場景,使哈站秩序亂上加亂。據介紹,這些商亭都是鐵路部門開設的。

  在站前廣場,原本只規劃了兩處機動車停車場,而現狀卻是,從貨物托運處到滬士大廈、龍運大廈、北北大酒店門前,又設有四處停車場,其中只有龍運大廈收費停車場獲得了交警部門審批。這四處停車場都是收費的。

  在火車站及周邊樓體,有煞風景的大小廣告牌均未獲市規劃部門的審批,收費的則是各個產權單位。

  在站前停車場,管理人員放任非法營運車輛入場攬客,而兩個停車場給哈站前『綜治辦』的回報是每年300萬元左右的收入……

  『西瓜』與『芝麻』的關系,再次被顛倒。

  以調整功能布局根治亂局

  解決經濟利益蠶食站場功能的問題,需要相關管理者在收費的同時,真正擔負起管理責任來;需要既得利益者增強全局觀念,不再以局部利益影響大局利益。更需要一種治本之策。

  對此,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趙瑞政認為,目前哈站站前廣場的面積小,空間狹窄,在視覺上給人以擁擠的感覺。建議對哈站站前廣場進行擴建,並對站前商亭、地下商場重新規劃,最大限度地美化哈站站前廣場。同時,對哈站周邊的飯店、水果攤床、門市等進行改造,將交通通暢作為整治的最終目的。

  有關專家還建議,以站場功能的重新布局來擺脫利益紛爭帶來的秩序混亂。其實,規劃部門早已做出這方面的規劃。據市規劃局基礎設施處負責人介紹,市規劃局2003年3月完成了哈站地區『遠期地下人行疏散系統規劃』,只是尚未實施。按此規劃,將在地下建設5座停車場,並規劃了1條出站通道、兩條候車室通道、紅軍街4條過街通道,並設1條貫穿於龍門大廈、紅軍街、公路客運站、龍運大廈的地下通道。如果此規劃能夠實施,哈站地區的秩序混亂局面可大大緩解。

  在這方面,外地有現成的經驗,南京火車站把停車場、出租車專用停車場、公交車站等都建到地下,車站廣場主要擔負景觀休閑功能。上海南站設有旅客出站地道、地下換乘大廳,而廣場平面設計為園林綠地和旅游集散地。

  不管采取什麼方式,目的都是讓哈站站前地區的通行功能和形象功能得到最大發揮,使其提昇而不是有損哈爾濱的形象,讓哈爾濱的『第一客廳』給客人以整潔、寬敞、現代的大都市氣息。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