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圖片新聞  >  精彩圖片
搜 索
以車治人黑臉無情 當黑車遇到『黑臉』
2007-06-04 13:00:20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李進勝 陳武 海洋 於迎莉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圖片說明】轟鳴的鏟車砸沒了『特權車』的霸氣,砸出了政府的威信,砸得百姓順氣。

 

【圖片說明】查獲『克隆車』。

 

【圖片說明】夜查無路權車。

 

【圖片說明】檢查走私車。

  東北網6月4日電 3月以來,哈爾濱道路交通管理上刮起了一股強勁的清風,由市政法委、監察局牽頭,多個職能管理部門參與的,以集中清理整治走私、報廢、拼裝、挪用號牌、盜搶、無手續等各種無路權車及道路交通執法環境專項執法監察工作在全市鋪開。一個多月來,有關執法部門重拳出擊,查扣各類無路權及非法營運車輛700餘臺,數千輛黑車聞風藏匿,社會反響強烈,深得民心。

  長期以來,哈爾濱交通管理比較混亂,有關執法部門工作人員執法不嚴、有法不依、隨意執法的現象突出,透過一起起交通違章事故、一幕幕交通慘禍的背後,人們看到了越來越多被套牌的車主替別人承擔責任的無辜,受害者家屬找不到肇事司機的無助,百姓對特權車到處招搖的指責。黑車已成為危害公共安全、群眾利益,擾亂社會、市場秩序,敗壞政府形象的毒瘤。

  一封封群眾來信,讓市委、市政府有關領導深感徹底割除侵害城市道路交通機體上的病灶,營造良好交通執法環境已刻不容緩。由此,一場清理整治無路權車,正義與假丑的交鋒,在哈爾濱拉開了帷幕。

  黑車泛濫,越來越多的肇事逃逸案成了無頭案,人的生命權被無情踐踏

  禍行實錄

  鏡頭一:去年2月24日20時30分,在道外區育英小區8號樓下一家火鍋店,一司機與兩男一女飯後駕駛黃色豐田跑車急速調頭中,將84歲的謝某撞倒並頂在對面的水泥牆上。事發後,肇事司機對圍觀居民威脅道:『找死啊,都給我滾蛋!』然後駕車而去。十幾分鍾後,肇事者又回到現場,撿走了留在地上的保險杠、車燈碎片等證物,並警告旁觀者:『誰也不許多嘴,要不沒你們好果子吃!』有的居民氣不過,記下肇事車號遼B826××,並刻在水泥牆上。120急救車和警車先後趕到,但謝某因肋骨骨折、內髒大出血死亡。經調查,該牌號所有者的車型與肇事車輛不符,系套用牌照。

  鏡頭二:去年7月16日20時,4名女孩並排沿南崗區苗圃街的人行道往和興路方向走,突然,一輛尼桑藍鳥轎車斜著衝上人行道,將其中3人撞飛,肇事車輛連停都沒停就跑了,開了不到200米,停在紅岩小學門前,一個穿紅色T恤的男子和一個穿白色連衣裙的女子慌慌張張下車後,跑向苗圃小區。經哈西交警大隊事故科確認,肇事車套用了一輛白色面包車的假牌照。

  鏡頭三:去年10月7日23時15分,開發區某飯店一廚師,與同事3人下班,走到香坊區衡山路與民航路交叉口處,被一輛闖紅燈後下道行駛的奔馳轎車撞倒,肇事者逃逸。被撞者送往省醫院時已經死亡。交警部門通過查看城管指揮中心的攝像資料,找來牌號車主,但經過比對和檢車,確定該車不是肇事車輛,被套牌了。

  鏡頭四:去年11月18日4時53分,哈肇公路上,一輛轎車與一臺農用四輪車相撞,造成農用四輪車上一死一重傷的重大交通事故。肇事車輛逃逸,該車牌照為黑C51786,經查,此車為挪用號牌車輛。

  鏡頭五:今年2月20日10時30分,道外區南直路144號門前,一輛掛黑A59853號牌紅色捷達出租車將一女性行人撞傷,肇事者將受傷女子送至市第二醫院後駕車逃逸。事發後,道外交警大隊通過公安信息網絡查出該號牌出租車已於去年『出租轉非』,牌照已上交。3月3日,交警部門獲得一條重要線索,於10日在道外區南八道街117號將肇事逃逸嫌疑人任某抓獲。

  據交警部門統計,2006年至今,哈爾濱市由無路權車上道引發的交通事故多達66起,死亡42人,傷107人。全市150處電子自動抓拍系統在對闖紅燈機動車進行檢索中,發現有4%違章車輛使用了假牌照。由此引發的交通肇事,很多成了無頭案,給交警部門調查偵破帶來困難。

  紀檢監察部門的上陣,對『特權車』產生震懾,整治清理的廉潔性得到保證

  以車治人

  群眾反映的黑車問題,多是有關執法部門和執法人員駕駛的『特權車』、黑出租車,印象中就是隨意違章,違章後有『保護傘』,扣不住。

  通過對群眾意見的調查,哈爾濱成立了清理整治無路權機動車輛和道路交通執法環境專項執法監察工作小組,其中,市紀委監察部門首次上陣,重點調查有關黨員、國家公務員,尤其是道路交通管理部門及其執法人員的違法違紀問題和糾正道路交通管理混亂背後的以權謀私、執法不嚴、有法不依等問題。有關監察人員說,管住了車後的人,就抓住了黑車的根。

  據了解,目前,市紀委監察部門已對數十起涉及駕駛無路權車輛的公安、司法、黨政機關乾部,以及道路交通執法部門工作人員不嚴格執法的問題展開調查。市紀委執法監察室有關負責人介紹,市紀檢監察部門的參與,讓很多曾動過說情想法的人感到畏懼,一是不敢來,二是說了也沒用。這就是我們通過專項執法監察工作,達到以車治人的目的。

  為樹立執法者形象,配合整治清理無路權車輛,市公安部門首先對內部公務使用無路權車輛進行了自查,發現用於公務使用的無路權機動車798臺,其中屬於上級配發後沒有落牌照或者落牌照沒有按期檢車的477臺,單位通過各種渠道自購後沒有落牌照或者落牌照沒有按期檢車的214臺,使用查扣車輛53臺、報廢車輛12臺、走私車輛2臺,其他類型無路權車輛40臺。而民警上報自用的無路權機動車輛為119臺,其中無手續或手續不全85臺,拼裝、報廢車5臺,使用扣押車4臺,其他類型25臺。目前,這些無路權機動車輛已經封存,等候處理。對乾警自查中如有上報不實或上報後仍然上路行駛的無路權機動車輛,一經發現,將追究其法律和紀律責任,構成嚴重違法違紀的,除給予行政處分外,還要依法追究其直接領導的責任。

  市交通局直屬行政綜合執法支隊,在邀請社會方方面面代表人士座談中,對大家普遍反映的客貨運輸黑車泛濫,打擊力度不夠,處罰程序繁瑣,落實群眾舉報反應不夠迅速、反饋率較低,對內部人養黑車、套牌車充當『保護傘』等問題查處不到位,制定了相應整改措施。他們從自查自糾入手,通過中層以上乾部在自查基礎上向組織簽訂責任狀,繼而對全體職工公用、自用車輛進行排查登記,封存了無路權機動車輛11臺。同時,在查處無路權車統一行動中,為防走漏消息,所有執法人員一律上繳通信工具集中保管,然後布置行動任務,以保證執法公正性、廉潔性。執法中,對確認的無路權車,按規定開具四聯單,每張單子都有編號,分別為執法單位、整治工作辦公室、市政法委、市紀檢委留存,並在規定時間內交市紀檢委、政法委,以便監督。

  各部門嚴於律己,對所查扣無路權車輛沒有一臺要求私下放行,讓說情者四面碰壁

  黑臉無情

  香坊區王某,是一個養了8年出租車的車主。後來車到了營運報廢年限,他私自到標牌商店作了一幅套用他人車輛的號牌,開始上路乾黑活。前不久在開發區載客行駛中,經舉報被市交通局直屬行政綜合執法支隊稽查人員現場抓獲。

  交警部門違章記錄顯示,王某套牌的出租車闖紅燈多發生在後半夜,讓原號牌車主接到了許多莫須有的違章罰單。套牌車被抓獲後,一同行告訴王某,現在正是集中清理整治無路權車階段,托人要車恐怕行不通了。王某仍找了很多人說情,被一一回絕了。他不甘心,又跑到嵩山路6號交通局直屬行政綜合執法支隊門前,想通過以往聚集在這裡有能量『拼縫』的人花高價把車取回來,卻發現門前冷冷清清。後來有知情人告訴他,一個月當中,市交通局直屬行政綜合執法支隊查扣了假出租套牌車、假送子車、非法營運車輛120多臺,至今沒有一輛被放行的,如果哪個執法人員放行一臺車,發現後一律開除出執法隊伍。王某只好打消了要車的想法。

  被同行稱為套牌車克星的市公安交警支隊動力大隊省政府崗交警李冠一,不僅能熟記經常通過自己交通崗的兩萬輛車資料,而且憑過硬本領抓套牌車、拒說情也有一套。自清理整治無路權車以來,他共查扣10多臺無路權車。李冠一說,開無路權車輛的人都是有一定背景的人,查扣車輛後,往往都會找親朋好友說情,如不給面子有人甚至給他打過恐嚇電話,但他覺得,既然穿上這套警服,做人做事就得問心無愧,否則對無路權車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放行了,等於慫恿了馬路殺手,違背了整治清理根本目的。4月20日,李冠一在省政府崗出勤時,看到一輛紅色捷達車掛著綏化地區的牌照,從和平路開往南崗區中山路左轉彎,憑多年的經驗,李冠一覺得該車疑點較多。於是他攔住該車,在檢查司機手續中發現,這臺車已經報廢一年多,當即將該車進行暫扣。當事人不死心,又是塞錢又是托了很多人,找了層層關系,讓李冠一放車,但他頂住了壓力,將該車履行了報廢處理。

  前不久,哈爾濱對46臺查扣的已達到報廢年限的車輛進行了集中公開銷毀,表明了政府部門治理無路權車的決心。連日來,記者走訪道裡、南崗等區的停車場看到,幾乎家家停車場車滿為患,裡面堆滿了拼裝加長婚車、套牌出租車,以及掛著『警牌』、『官牌』的特權車。看車人告訴記者,自清查整治無路權機動車以來,無論是公安交警,還是交通執法部門,對所查扣的無路權車輛沒有一臺要求私下放行的。

  整治取得初步成效,還需建立長效機制,通過規范法規制度讓無路權車無路可行

  任重道遠

  據了解,去年3月20日至年底,根據公安部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對盜搶、走私、報廢、拼裝等車輛進行專項整治的指示精神,哈爾濱市交警部門在8個多月中查處了63臺盜搶、走私、報廢、拼裝等車輛。而今年,市委、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又由市政法委、市監察局牽頭,各職能部門在整治無路權車輛中形成齊抓共管的氣候,便有了一個多月查扣各類無路權車輛達700餘臺的成果。

  據市交警支隊一位資深民警介紹,哈爾濱市每年報廢車輛達7000餘臺,但實際送到報廢部門銷毀的車輛不足1000臺,多數流入社會。在開展專項清理整治之前,市區內營運的出租車中有四分之一是套牌車,僅逃避各種稅費就達5000萬元,且這些車輛誠信度低,動輒對外地客商強行宰客、蒙騙繞行。還有些無路權車輛的駕駛人,依仗有一定的『關系』,不服管理,甚至仗勢欺人、暴力襲警。盡管交警、交通部門加大了查處力度,但套牌車還是給執法帶來了難題:僅從外表上無法判斷是否套牌車,只有檢查發動機鋼印或行駛證纔能分辨出車的真實身份。但是,無論是攔車挨個檢查或抽查,實踐中都不太可行。目前只能通過舉報,加強對流動車輛、長期停放的可疑車輛進行甄別。

  曾被別人套牌的受害者李小波談到,一個朋友開無路權車,現在為了躲避風頭,將車藏了起來。據他了解,像這種情況在哈爾濱市還有很多。以往處罰黑車有經濟罰款一種手段,罰了放,放了又上路,形成惡性循環。建議有關部門設立專門機構,統一受理單位及個人舉報套用機動車號牌的違法行為,高效協調案件的查處,對發現涉嫌套牌機動車要立即進行布控,由路面執勤民警進行查扣。

  琦峰律師事務所趙京峰律師認為,《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六條明確指出:『偽造、變造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機動車號牌、行駛證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予以收繳、扣留該機動車,並處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也就是說,根據現有法律,對套牌經營者和使用者,最重的處罰就是罰款2000元,而制造銷售套牌的違法分子以及套牌使用者獲得的利益,遠遠超出這個數字。由此看出,現有法規對套牌相關人員的處罰太輕,達不到『以儆效尤』的懲治目的。故解決套牌車問題的途徑應該完善法律法規,對於套牌經營者,既然刑法上有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偽造車牌的人也該像造假酒、假藥的人一樣,受到刑法的追究。

  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蒙樂群認為,目前,一些地方官車套牌現象相當嚴重。有的人同時有幾個車牌,車牌『變臉』已經被移植到一些官員的坐騎上了,其目的就是想逃避監督,逃避各種規章制度,背後滋生的是特權觀念。要根本杜絕套牌車的現象,應該從道路交通執法環境入手,除了定期組織區域性的聯合整治、檢查,還要加強二手車交易市場管理,強制拆除報廢舊車,以防舊車再利用,同時加大對外省市非法流入本市報廢車管理力度,從嚴打擊報廢車私下交易,堵住源頭;取締無證汽車修車攤點,消除變造假牌假證和套牌車途徑。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