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1日電 談到危險廢物,人們最多想到的是醫療垃圾——廢棄的一次性醫療用品、傳染病患者的醫療用具、使用過的顯影、定影液及膠片……
醫療垃圾,因其具有全空間污染、急性傳染和潛伏性傳染等特征,其病毒、病菌的危害性是生活垃圾的幾十倍甚至上百倍。醫療廢物僅僅是危險廢物的一種。
在對黑龍江省危險廢物污染環境情況調研後,省人大常委會委員、高維集團董事長郭長軍向省人大常委會提交了關於制定《黑龍江省危險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的議案。
危險廢物——危害大、難治理
除醫療廢物外,危險廢物還包括廢乳化液、廢有機溶劑、廢涂料、廢油漆、電鍍污泥、廢藥物等等。
2002年黑龍江省有關部門對危險廢物進行調查統計,全省危險廢物產生量約25.4萬噸/年,每天696噸。據預測,到2014年,危險廢物年產量41.4萬噸,每天1134噸。
危險廢物產生量較大的行業有化工行業、石化行業、醫藥制造業、機械制造業、金屬冶煉行業、農藥制造業等。根據對各企業申報的危險廢物統計分析,黑龍江省危險廢物的種類47餘種,工業危險廢物佔總量的96.8%。
危險廢物的危害通常是通過地表水、地下水、大氣等途徑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和周圍環境,具有嚴重性、長期性、潛在性及難恢復、難治理等特性。
處置——方法簡單,工藝落後
目前,我國醫療垃圾的處理90%是填埋。在黑龍江省,對危險廢物的處理處置方式也存在嚴重問題:有的暫時貯存在廠內;有的方法簡易,工藝落後、設備簡陋、處理規模小、缺乏污染防治設施;部分廢物回收利用,但規模小、技術落後,加工過程不僅嚴重影響人體健康,還對空氣、水體、土壤環境造成二次污染;有些危險廢物隨意堆放,簡易填埋,對周圍地下水、土壤、地表水、大氣等造成嚴重污染;個別單位還將危險廢物混入生活廢物中倒掉或偷排入自然水體或空地,直接對生態環境和人群健康造成損害。
黑龍江省產生危險廢物的重點企業200家,但單個企業產生量均較少,一般企業對危險廢物無力按環保標准自行處置。
立法——建設集中處理處置設施
郭長軍委員認為,隨著國家有關法律的健全和管理控制制度的逐步完善,以及廢物產生單位廢物貯存量的增加,企業面臨著處置危險廢物的壓力和難度越來越大的情況,迫切需要地方建設危險廢物集中處理設施,對眾多單位產生的廢物集中處理,減少企業負擔。通過建設集中處理處置設施並使其擁有較完善的專業技術設備、管理水平和專業化水平,能夠降低經營成本和減少處置費用,便於提高污染防治水平,相應節約人力、物力、財力。
郭長軍委員認為,制定地方防治條例可以掌握和控制危險廢物的流向,為企業危險廢物處理、處置工作提供技術諮詢和指導,完善危險廢物管理、控制和處置系統,可以減少企業貯存負擔,改善企業環境,減少企業事故隱患,為企業生產提供安全保障。從而真正改善人們的生產、生活環境,提高了人民生活質量,減少危險廢物破壞生態環境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