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3日電 哈爾濱的平安建設已走過了3個春秋。3年來,哈市的治安一年比一年好,老百姓對治安滿意率一年比一年高。 2006年,哈爾濱市有58%的區縣(市)、85%的街(鄉鎮)、77%的社區、71%的村和70.8%的單位達到全省平安創建標准。2007年初,有關部門調查,89.5%的群眾認為平安建設有明顯效果,90%以上公眾覺得有安全感。
點亮『平安燈』市民有了安全感
哈市在平安建設中從解決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熱點問題入手,調動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開展了為百姓安裝單元電子防盜門,點亮樓道、門前兩盞燈的『兩亮一安全』工程建設,籌資1億多元,哈市40萬戶、百萬居民直接受益,各類可防性案件大幅下降。目前,二、三類街道燈亮率達92.8%,居民區樓道燈亮率達86%,新建樓區報警裝置和防盜門窗安裝率達98%。
與此同時,哈市加強科技防范,安裝監控系統3萬餘個,電子監控裝置2253套,各縣(市)出城口均建起警務室和監控設備。南崗區的繁華地段實施電子監控後,發案率下降了近25%。
『全警大巡邏』嚴厲打擊現行犯罪
『不管白天、晚上,還是大街、小巷,都會看到巡邏民警,犯罪分子不敢輕易作案了,走在路上心裡也感覺踏實多了。』哈市沙曼小區居民孫夏說。
隨著創安的不斷深入,哈市公安機關在全市開展『全警大巡邏』活動,整合七種巡邏力量近1.2萬人,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擺上街面,投入社區。通過全副武裝的動態的巡邏防控網絡,嚴厲打擊現行犯罪,給百姓創建了安全祥和的生活環境。
安上報警器出租車被搶案下降
針對哈市出租車被搶案件頻發,2004年以來,交警部門在哈市13個出城口設置卡點,對出城出租車進行登記,晝夜設防執勤。一旦發生重大治安、刑事案件,卡點根據『110』指揮中心的指令,立即實行『四門落鎖』,設置路障攔截嫌疑車輛。
2006年,哈市公安局免費為全市所有出租車安裝了報警器。這種裝置在出租車遇到不法侵害時,只要駕駛員啟動開關,車外的閃光燈就會發出紅色閃爍信號,其他人發現後可以在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警。報警裝置安裝之後,哈市的出租車被搶案件數量明顯下降。
織起天羅地網積『小安』為『大安』
『天下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之大事,必作於細』。平安建設群眾是主體,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人民群眾的積極參與,化解了一個個矛盾,用『小安』托起整個社會的『大安』。
一個『順手牽羊』的竊賊來到道外區一小巷深處,看四周沒人正准備下手,不想手剛觸及晾曬的衣服,幾名戴袖標巡邏的老人就走過來了。
平安建設有了群眾的參與,基層治安就有了『千裡眼』、『順風耳』,大量不安全因素在萌芽狀態就被基層綜治的第一道防線『小事化了』。
平安建設綻放出朵朵奇葩。『平安鄉鎮』、『平安社區』、『平安單位』、『平安校園』、『平安商店』、『平安大道』的建設,構築起了由黨委、政府統一領導,綜治機構組織協調,全社會共同參與,點線面結合、人防物防技防配套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
創建平安城市三年來,哈市刑事發案總量自2000年以來首次降到3萬起以下;萬人發案率由2004年的31.8降至30.5,在全國同等規模城市中最低;哈市殺人案件破案率創歷史新高,達87.7%;入室搶劫、入室盜竊案件同比分別下降24.8%和6.2%。群眾對社會治安滿意率比2003年和2004年分別提高2.8%和0.7%。相關部門的種種創安舉措讓百姓真正有了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