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基地建設和糧食安全』專題調研組在我省召開座談會
建設現代農業綜合試驗區
王巨祿出席會議並講話
東北網6月19日電 18日,全國政協『糧食基地建設和糧食安全』專題調研組結束三江平原糧食基地調研活動,就『糧食基地建設和糧食安全』問題在省城哈爾濱召開座談會。省政協主席王巨祿出席會議並講話;副省長申立國代表省政府就三江平原糧食基地建設情況作了匯報;省政協副主席梁榮欣主持座談會。省政協秘書長白樹清,省農墾總局、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國土資源廳、省農委、省水利廳、省糧食局和省政協研究室、經濟委有關負責人出席了座談會。
據介紹,我省農業具有資源稟賦較好、生態環境優良、主導產業優勢突出、機械化水平高、開發潛力巨大的特點。我省耕地集中連片,土質肥沃,是世界上僅有的三大黑土帶之一。是全國糧食淨調出最多的省份和全國最大的粳稻種植區,機耕和機播面積均居全國首位,是全國田間作業機械化程度最高的省份。尤其是擁有全國最大的國有農場群,農場農業生產基本實現了全程機械化。全省形成了以優質糧食產業、畜牧業、農產品加工業為主的較完備的產業體系。
申立國說,作為我省糧食主產區之一的三江平原地區,是全國糧食增產潛力最大的地區之一。今後一個時期,三江平原地區糧食基地建設,要以發展現代農業為統領,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深入推進標准化生產,增強抗災減災能力,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高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和農產品競爭力,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上發揮更大的作用。為此,將采取加大投入力度、深入開展場縣共建、發展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等三項措施,抓好防洪除澇、水利灌溉、農機化、標准化、科技創新、良種化、產業化、市場體系建設、生態等九大工程。
申立國在匯報中提出五點建議:一是加大對三江平原糧食生產基地建設的資金投入力度;二是盡快批復『兩江一湖』粳稻基地建設項目;
三是批准我省建立現代農業綜合試驗區;四是對三江平原地區糧食流通體系建設予以政策扶持;五是加大對糧食主產區的政策扶持。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原副主任、專題調研組組長段應碧說,這次到黑龍江來開展糧食基地建設與糧食安全問題的調研,是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今年的一個重點課題。這次在黑龍江活動了8天,看到了黑龍江以農墾系統為代表,大力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到和學到了許多過去沒有見過的東西,感到很受鼓舞,也很振奮。通過調研,我們首先感到,黑龍江這些年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發展很快,貢獻很大;其次,感到這裡農業生產條件很好,生態狀況也比較好,發展潛力很大。農墾系統已經有了一套發展現代農業的經驗,把農墾的做法推廣到農村,就是很大的潛力,而且農墾自身還有很大的潛力。所以從國家來說,對這裡應該重點支持,加快發展。這不僅是黑龍江農業發展的需要,也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需要。聽了黑龍江省政府的介紹,感到思路很清晰,很完整,所提出的規劃和想法符合實際、符合大局,應該按照這個路子走下去。在黑龍江建立現代農業綜合試驗區,我認為是非常必要。一方面,加入世貿組織過渡期結束,國際農產品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原來我們認為有優勢的農產品如勞動密集型的現在出口越來越困難,土地密集型產品的進口對我們自己衝擊很大;另一方面,城鎮化勞動力轉移很快,如何防止農業的老齡化是個大問題。唯一的辦法就是推進農業現代化,這既是長期任務,又有緊迫性。
省政協主席王巨祿說,黑龍江是農業大省,農業後發優勢、品牌優勢明顯,中央對黑龍江有希望和要求,做好糧食安全和發展現代農業的文章,確實很重要。現在全國能夠拿出商品糧的,只有江西、河南、內蒙古、吉林、黑龍江等幾個省,其中黑龍江、吉林和內蒙古就佔了八成,真正的商品糧基地應該是在這幾個地方。黑龍江是最有潛力的,這裡生態、土地、水資源、溫度幾個必備條件都很好。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質量,就應該重視東北地區。生產主要糧食品種和優質口糧的黑龍江潛力巨大,應當是重點當中的重點。
王巨祿說,發展現代農業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出路。發展現代農業,必須解決好從哪裡發掘潛力的問題。最重要的是解決體制機制創新問題,發掘生產組織體制和機制的潛力。農場與地方比有差距,不光是機械和科技的問題,首先是生產組織體制機制創新的問題。現在大型國有企業統一經營搞得很好,如果把統分結合的模式移植到地方,效益能提高很多。農墾系統與地方比較,優良品種的推廣,機械化還有大型水利設施的建設以及農藥、病蟲害的防治等現代化的生產要素比較齊備,而且帶動了周邊農村的發展,在農墾的示范帶動下,農村也有發展的渴求。現在迫切地需要政策的支持和體制機制的創新,搞好現代農業綜合試驗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