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5日電 截至目前,哈爾濱市道外區二十道街跨江橋工程已搬遷1235戶,1195戶居民簽訂拆遷補償協議。搬遷完畢後民房將在一個星期內全部拆除。不過在此次拆遷范圍內,有百年歷史的龍王廟以及附近的天主教堂將被作為景觀保留下來。
24日上午,記者來到道外區二十道街拆遷現場。景興胡同的居民都已搬遷完畢,工人正忙著拆除空房。胡同深處殘磚斷瓦間,具有百年歷史的龍王廟顯得更加『蒼老』。由於年久失修,古廟已破爛不堪,惟有長滿雜草的房頂上鋪著的青瓦彰顯出了它的與眾不同。龍王廟內牆體立面上分布著許多精雕細琢的花紋和立體圖案,從古朴的木質房梁和紅色立柱上依然能看出它昔日的『英姿』。
根據資料記載,龍王廟建於1906年,佔地面積400餘平方米,設有正殿、西廂偏殿,內奉神像,頗具規模。建廟初期香火很盛。在『文革』期間,龍王廟的神像被砸爛,建築物遭破壞,只留正、偏兩間空房。據老人們講述,1932年松花江江水暴漲,江堤決口,道外一帶成了重災區,龍王廟附近地勢相對較高,民宅沒有被淹。
據道外區市級重點工程拆遷指揮部工作人員介紹,目前,道外區相關部門已經作出規劃,將對百年龍王廟進行保護修繕,恢復其歷史面貌。維修後的百年古廟將同道臺府一起成為哈市又一重要歷史文化旅游景觀。在此次拆遷過程中,他們將在龍王廟周圍搭起鐵架並安裝木板,形成保護層,以免傷及這座百年古廟。
據介紹,與這座古廟緊鄰的天主教堂也將被保留下來。這座教堂原來在道外區南勛六道街,1910年由法國神父哈茨主持建設,在『文革』時期被拆,後在此還建,是目前道外區惟一的天主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