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膳食『西化』大腸癌高發 篩查工程為健康上『雙保險』
2007-06-25 18:32:18 來源:東北網  作者:衣曉峰 孫理 杜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25日電(衣曉峰 孫理 記者杜筱) 近年來,大腸癌發病率已從上世紀60年代的萬分之一,上昇到現在的萬分之六,成為繼胃癌、肺癌之後的「癌老三」,目前全國每年新發此病者約13萬,發病年齡明顯提前,並呈逐年上昇趨勢。危險的是,大腸癌早期往往無癥狀,一旦發現,大多已進入中、晚期。專家指出,膳食的『西化』也是導致大腸癌的發病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大腸癌篩查工程可為健康上『雙保險』。

  據哈醫大附屬腫瘤醫院博士生導師、結腸直腸外科主任王錫山教授介紹,大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兩種,其死亡率在惡性腫瘤中佔第3-6位,城市居民是我國大腸癌發病上昇最快的一個群體,高蛋白飲食、少體力活動的中青年更是重中之重。而且,經濟越發達的地區,其發病率越高。危險的是,大腸癌早期往往無癥狀,一旦發現,大多已進入中、晚期。

  而且,一個值得重視的現象是『夫妻癌』有增高的趨勢,禍根就在於夫妻倆相同的飲食習慣及不良的生活方式。資料顯示,在西方國家,脂肪攝入熱量佔飲食總熱量的40%,很少食入粗纖維,也就是說進食的水果、蔬菜相對較少;固定的飲食結構,特別是高脂肪、高動物蛋白以及少纖維、精制碳水化合物,即所謂的『西方化飲食』促進了大腸癌的發生。膳食的『西化』同樣導致大腸癌對我國民眾的危害。目前,中國城市居民的飲食結構普遍欠缺合理,如喜食熏醃、燒烤、油炸食品、高熱量快餐食品,經常飲用烈性酒,三餐不定時或暴飲暴食等,加上長期飲酒、少動、超體重、肥胖及便秘等因素,更導致大腸癌的發病率居高不下。

  『可以肯定地說,大腸癌是人們自己吃出來的!』王教授提示說,預防大腸癌須調整飲食結構,食譜要寬泛一些,且最好保持我們民族的飲食習慣,比如多進食米、面、蔬菜、水果等,避免食用過多的豬、牛、羊肉;有家族遺傳史的應加強監測和隨訪。同時,每天要堅持體育鍛煉,以增強機體免疫力。最新的研究表明,適當服用一定量的維生素D和鈣,對預防大腸癌也有積極的作用。

  王教授認為,隨著哈爾濱市大腸癌篩查工程的進一步開展,會使更多的人清晰地了解自身的狀況,更加重視健康,從飲食、生活習慣和健康觀念上加以改變,預防疾病發生,並從中受益。同時,伴隨大腸癌篩查技術的成熟推廣,更多的人會了解這一簡單易行的診查方式,並樂於通過便潛血試驗等手段排查大腸癌及癌前病變,為自己的健康上『雙保險』。

  相關鏈接

  『十一五』期間,被列為國家科技支橕計劃的大腸癌篩查工程最近在哈爾濱、杭州、上海三地正式拉開序幕。這次篩查規模大,涉及城市社區居民40萬人,一方面通過健康調查來發現某些無腸道出血的大腸病變,一方面通過糞便潛血試驗找出腸道微量出血的大腸病變,繼而對大腸癌高危人群進行腸道纖維內窺鏡等臨床檢查,使大腸癌及癌前病變得以早發現、早治療。

責任編輯:邱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