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市建委通報六大工程進展 重點工程進展順利
2007-06-30 05:44:2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 王永志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30日電 29日,記者從哈爾濱市建委召開的城建重點工程新聞通報會上了解到,今年啟動實施的二十道街松花江大橋工程、哈阿立交橋工程等6項城建重點工程進展順利。據了解,這6項工程建成後,將對哈市的交通、旅游等具有重要意義。

  二十道街跨江橋工程  3年後建成通車

  二十道街松花江大橋項目是哈市建橋史上工程規模最大、綜合建設條件最復雜的特大型橋梁工程。該項目的建設,對緩解松花江公路大橋等現有過江通道的交通壓力,增強哈市南北城區大交通聯網組織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按照建設規劃,今年主要實施江南段征地拆遷及引橋和主橋樁基工程。

  二十道街松花江大橋項目是哈市新拆遷管理辦法實施後的第一個拆遷項目,自6月10日拆遷工作啟動以來,已驗收居民1235戶,簽訂拆遷協議居民1210戶,完成總量的94%左右。目前,拆遷范圍內的平房已拆除三分之一,預計8月末將完成全部拆除工作,淨地交付。

  目前,經過反復研究論證,最終確定的主橋建設方案為:采用半漂浮雙索面獨塔斜拉橋結構體系,主塔跨度268+208米,塔高約160米,塔身呈鑽石形狀,按城-A級荷載標准、時速80公裡設計,雙向8車道,橋梁規模居於全國乃至世界同類橋梁前列。工程計劃於今年8月初開工,計劃2010年8月建成通車。

  哈阿立交橋工程  10月末主橋通車

  目前,哈阿立交橋工程進城側主橋全部樁基礎、承臺和墩柱已完成,正在進行箱梁施工,預計8月中旬進城側主橋全部完工。

  哈市建設部門已於6月18日正式啟動了橋區拆遷工作,計劃於7月末全部完成。同時,全面啟動立交橋各分項工程,實行平行推進,力爭在10月末實現主橋全線通車,匝橋、匝道全面竣工。

  據悉,工程建設內容主要包括1座跨三環路主橋、4座匝橋、4條右轉匝道、2座人行天橋。項目建成後,來往於哈阿路、三環路的車輛可以在該立交區域實現任何方向的轉向,是一座真正意義上功能完善的標准全互通立交橋,將為提高哈市東南部交通組織能力和圓滿完成大冬會承辦任務提供有效的路網支橕。

  民眾街改造工程  9月中旬竣工

  民眾街改造工程是撫順街—民安街—民眾街拓寬改造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項單體路網昇級改造項目。實施民眾街改造建設,將極大緩解新陽路和西大直街日趨飽和的交通壓力。

  據了解,民眾街改造工程涉及拆遷總戶數為98戶,需拆除房屋建築面積7946平方米。該工程項目的拆遷工作已於6月25日正式啟動,正在全力推進,計劃一個月內完成。該工程計劃9月中旬竣工通車。

  『中華巴洛克』街區保護工程  10月末完成封閉建設

  『中華巴洛克』是哈市獨有的中西合璧建築,具有珍貴的地域文化價值和史料價值。『中華巴洛克』街區保護更新工程南起南勛街—豐潤街,北至昇平街—地靈街—浴海街,西起景陽街,東至十道街,總佔地面積50.95公頃,現有院落約257個,房屋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

  據了解,按照項目總體規劃,今年主要采取『騰籠置換、保態興業』的方式,先期對南二道街—靖宇街—南三道街—南勛街圍合區和南四道街84號大院的25個院落進行示范區保護更新,規劃保護更新單體建築65棟,其中,保留修繕32棟,保留沿街立面復建12棟,拆除建築原樣修復10棟,新建建築11棟,保留修繕建築達75%以上。

  目前,『中華巴洛克街區』保護更新工程的騰遷工作已累計搬遷交房785戶,簽訂協議672戶,分別佔騰遷總戶數的94%和83%。該工程計劃於7月中旬正式啟動,力爭10月末完成封閉建設。

  何家溝污水截流工程  10月末完成今年任務

  實施何家溝綜合整治工程,對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營造城市內河景觀、促進沿河區域開發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按照計劃安排,何家溝綜合整治工程今年主要實施群力、平房兩座污水處理廠和污水截流及生態河道建設。

  據了解,今年,何家溝污水截流工程主要是在去年啟動實施試驗段建設的基礎上,在何家溝兩岸地下鋪設20公裡直徑1米至2.6米的污水截流管渠,將河道污水收集到污水截流管線,經過污水處理廠淨化後,排放到松花江,以消除污水明渠排放對松花江水體的污染,淨化松花江水域環境,改善沿岸群眾生產生活條件。

  目前,何家溝污水截流工程已於6月7日先期啟動實施了兩處穿越京哈鐵路框構涵工程。下一步將對何家溝下游京哈鐵路線至入江口段進行拆遷清障,鋪設污水截流管線,力爭10月末完成今年的工程建設任務。

  中央大街地下通道工程  8月末恢復地面交通

  中央大街過友誼路地下通道工程是今年哈市沿江景區改造的重點項目。據了解,友誼路作為哈市城區的主乾街路,盡管周邊路口有交通信號控制,但由於人流交織,車流密集,交通擁堵嚴重,安全事故頻發,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按照項目規劃,該工程南起友誼路,北至防洪紀念塔,橫跨友誼路,同步實施地下空間開發,闢建商服和停車場,總建築面積14600平方米,並與萬達廣場等周邊其他地下空間相連接。項目建成後,將形成3萬多平方米的地下商服,提供500餘個停車泊位。通過地上地下相結合,為防洪紀念塔景區提供配套服務,徹底解決友誼路進入景區的人流和周邊區域靜態交通問題。

  由於該工程緊鄰松花江邊,地下開掘深度近10米,地下基坑最北點距防洪牆僅14.4米,地下取土量達20萬立方米,哈市建設部門加強了與水文部門的溝通對接,密切關注水文變化,並針對友誼路地下水位高、土質滲水性強、地下管網密集的特點,組織專家充分論證,在保證工程質量安全的前提下,積極采取先進的工法和技術,統籌安排施工作業,堅持科學施工,合理縮短工期。截至目前,已完成14000立方米基礎底板的澆鑄和2000立方米混凝土側牆立柱的澆鑄,正在進行主體施工,預計7月下旬完成主體工程施工,8月下旬恢復友誼路地面交通。

 

責任編輯:李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