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人纔需求不斷增加生源繼續萎縮 俄語人纔培養面臨窘境
2007-07-11 11:15:03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孫佳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資料片

  東北網7月11日電 今年高考前,省招考辦出臺了一項特殊政策,即『俄語語種考生,在所報省屬院校調檔分數線下降低20分投檔』。這是今年我省絕大部分照顧政策向國家政策並軌後,惟一新增的地方政策。業內專家分析,這項政策充分體現了我省對俄語人纔稀缺的擔懮及調控的意圖。

  俄語人纔培養一直是黑龍江省的一大優勢。然而,面對中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建立對俄語人纔的全方位需求,目前初、高中俄語教學普遍萎縮的狀況還在繼續。在需求增加與生源不足的反差中,暴露的是俄語人纔培養面臨的窘境。

  俄語畢業生市場需求回暖

  四年前,某高校的俄語系教授楊老師讓參加高考的孩子,由學俄語轉成了英語,原因是他認為學英語選擇就學、就業的空間更大。而今年面臨畢業的小楊心情極為復雜,到現在,他還沒有選擇到讓自己滿意的單位,而四年前放棄的俄語專業在今年的就業中卻被普遍看好。

  記者從省內各高校了解到,隨著對俄經貿戰略昇級,國家對俄語人纔需求不斷加大,俄語畢業生很『緊俏』。黑龍江大學作為全國的俄語教育基地,俄語生的就業率一直居高不下,今年准備畢業的本科生80%已經與用人單位簽約,國家各部委、高校、商貿邊貿、旅行社成為俄語人纔需求大戶。省內師范院校的一些俄語畢業生,還未畢業就被廣東、山東、天津、深圳等省市的中學捷足先登把人挖走。

  中學俄語教學喜懮參半

  然而,與俄語畢業生需求昇溫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俄語生源至今還未走出低迷的狀態。據介紹,2006年,我省高考俄語卷數量是7000餘份,而今年只有5000份,佔全部考生的四十分之一。對此,黑龍江大學俄語學院院長王銘玉認為,這個量的變化不能說俄語還處於招生萎縮,只能說明帶有3年前低迷期的痕跡。

  提起我省初中俄語教學的現狀,省教育學院初中教育教研部俄語教研員高桂玲說,為了挽救俄語生源萎縮的局面,各高校放寬條件,學英語的學生也可以報考俄語系,但另一方面,全國重點大學或者相對較好的專業拒收學俄語的學生,學習再好的學生也只能報考二流學校,極大地挫傷了俄語師生的教與學的熱情。俄語生在高考中可選擇的空間有限是許多學生放棄俄語的主要原因。從2001年起,我省從小學三年級起開設外語,但絕大多數開設的是英語,高桂玲認為對現在初中俄語的優惠政策和宣傳力度不夠也是俄語教學萎縮的原因之一。目前,在哈爾濱市只有黑大附中還在開設俄語課,而最早立志於普及中學俄語教育的一所重點初中,因去年招不到學俄語的學生不得不停止招生計劃,從事俄語教學的老師也紛紛轉崗另謀職業。

  不久前,王銘玉帶領他的俄語團隊對我省中學俄語教育做過一項調研,我省中學學習俄語的學生已經超過1萬人,這個數字讓人欣慰,綏芬河、慶安、雞西等地中學紛紛開設俄語。同時讓王銘玉懮心忡忡的是,中學俄語教學處於相對較低的程度,教課內容陳舊,沒有良好的語言環境,甚至有的學校連錄音機也沒有,這讓學生在初中或高中階段的俄語學習先天不足。

  幾度冷熱師資流失

  省政協委員陸文達對俄語人纔十分關注,他認為,近年來由於全面普及英語教學,一些中學的俄語教學紛紛下馬,老師不得已改行,由此導致俄語教學萎縮,將直接影響到未來我省俄語人纔的短缺。他建議應從全省角度來適度恢復中學俄語教學。

  今年,哈市教育局批准道外區嵩山中學在全市范圍內可以招收有願望學習俄語的學生,於9月份開學。慶安、呼瑪等地區在增設俄語課程後,對俄語教師的需求也大大增加。

  當俄語驟熱時,人纔匱乏;當俄語驟冷時,人纔過剩。幾度冷熱,將俄語教育置於尷尬中,隨著外語人纔需求的多元化,許多學生將所學語種改為英、德、日等語種,因而眾多俄語教師『閑置』起來,有些人不得已轉了行。我省出臺了有關『重視和保護大學、中學俄語教學』的征求意見稿,要求一定比例的中學必須開設俄語,並且有相應的優惠政策。但很多中學開設俄語課程的學校卻常常因為無法招到俄語教師而頭痛。在黑大附中教授俄語的兩位年輕老師都畢業於省屬名牌高校。周老師說,她的大學同學畢業後,多數選擇了出國,而一部分留在國內的同學則在外企工作,能夠選擇到中學教書的幾乎沒有。

  綏芬河市某民辦中學的高校長說,『現在俄語專業的畢業生在就業上有一定優勢,到外企、做導游這些行業似乎很受學生青睞,因此,許多大學畢業生並不願意選擇到中學教課。』

  急需多層次復合型人纔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由於目前我國俄語高級人纔、復合型俄語人纔嚴重匱乏,很多好項目,往往由於翻譯人員不能准確地傳遞信息而無法進行。哈爾濱市翻譯協會負責人宋向東介紹,目前我國有70多所高校設有俄語專業,但學習語言僅僅會說是不夠的,社會需求正朝著既懂語言,又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有研究的復合型人纔方向發展。

  專家建議,結合全省中小學發展建設的實際情況,選定一批既有師資、又有俄語教學經驗的中學恢復俄語教學,加上黑大俄語系(博士點)及相關院校,培養不同層次的俄語人纔,以滿足對俄經貿發展和文化交流的需求。根據市場經濟的供求法則,隨著全國性中學俄語教育的萎縮,勢必造成未來市場對於俄語人纔的渴求,因此抓住契機,鞏固我省俄語人纔的優勢地位勢在必行。

  黑龍江大學俄語學院院長王銘玉介紹,為了能夠更多地培養復合型俄語人纔,黑龍江大學提出了實施『大俄語』的戰略,構建了計算語言方向,形成了以包括語言、文、史、哲等學科在內的全方位的俄語優勢。並從2006年開始,瞄准高端人纔的標准,在俄語研究生中開設了同聲傳譯等相關專業,受到學生歡迎。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