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來自佳木斯節能減排的報告:綠色GDP增添生態新魅力
2007-07-15 11:43:52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於世軍 易銘 高永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15日電 佳木斯,腳下是江河縱橫的三江平原,坐擁地球之腎———三江濕地,2006年榮膺全國最佳生態環境魅力城市。就是這座城市,率先向能耗高、污染重的小火電機組開刀,實施『碧水藍天』工程,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

  讓高耗能重污染『下崗』

  佳木斯第二發電廠,是該市一座創造發電40年歷史的『備戰』電廠。近年來,企業效率低、能耗高、污染重的問題日益突出。2007年5月19日,隨著一聲巨響,該廠一號卸煤間爆破拆除,打響東北地區節能減排的第一炮。

  環境和發展同等重要,讓高耗能重污染『下崗』,是佳木斯決策層的共識。該市成立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工作目標和責任。那些工藝落後、污染重、能耗高的生產線或企業,不論其經濟效益多好,佳木斯都忍痛割愛。政府還通過爭取資金、鼓勵引導社會投資,加大投入力度,為節能減排工作提供物質保證。

  從2003年開始,火電、造紙、水泥和電解鋁等幾個高耗能、高污染行業中,多家產能落後企業,陸續被關停。

  佳木斯東方熱電廠7臺小機組超期服役、效率低下,被毅然淘汰;佳木斯第二發電廠爆破拆除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529.92噸;蓮江口造紙廠被果斷關停,一項就減排COD2400噸;樺川、蓮江口、湯原、亮子河等幾個小水泥廠,按計劃陸續實施關停……高耗能、高排放、生產能力落後企業,40家停產整頓,10餘家在『壓小上大』的令牌前,忍痛下崗。

  老企業,重點施治

  對耗能和排污不能達標的老企業,改造治理,重點下『藥』。污水處理和中水利用,就是專項治理的一劑良方。

  黑龍江賽瑞集團有限公司是家制糖企業,用水量大,泥污嚴重,廢水中有機物嚴重超標。企業籌資1800萬元建設的濾泥污水處理、甜菜流送洗滌水生化處理項目,每年濾泥減排3萬噸,減排COD524噸。黑龍農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液膜萃取酚工程和終端廢水生化處理工程投入使用後,不僅實現污水達標排放,年COD削減量1277噸,還靠回收物年創造產值578.5萬元。認識到位,行動也能到位。哈爾濱啤酒佳鳳有限公司、佳木斯亞麻股份有限公司為代表的企業,紛紛投建污水處理和中水回收工程。在建的工程建成後,全市年COD削減量可達2000噸。

  新項目,必須『乾淨』

  抓項目建設,佳木斯明確了『三個不上』的原則,即浪費資源的項目堅決不上、破壞生態環境的項目堅決不上、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堅決不上。設計能力不合理和污染物排放得不到合理控制的20萬噸電解鋁項目、20萬噸紙漿等大項目,都在其中之列。

  審批項目,環保具有第一審批權。投資4億元的益海糧油綜合加工項目,年可加工水稻100萬噸,生產工藝實現了對水稻資源的精深加工和廢棄物綜合利用;建設中的吉慶豆業30萬噸大豆加工項目,深加工大豆產品,因為工藝合理,年可節約生產循環用水10萬噸,節約電耗30%,節約標准煤5000噸。利用俄羅斯資源,引進的100萬噸紙漿項目、3萬噸海綿鈦項目,嚴格落實了對項目規模和投資的要求,降低排放率。

  讓水更清,天更藍為了建設人與自然更加和諧的社會,佳木斯一手抓工業治污,一手抓生活污水處理。2005年以來,先後投建了一批污水處理項目。

  東區污水處理廠,整個項目和配套工程總投資2.5億元。去年年末,一期工程試運營後,日處理污水高達6.5萬噸。西區污水處理廠及排水管網工程總投資2.6億元,日處理污水能力10萬噸,65公裡管網,2008年底也可投入使用。進行中的富錦市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1.5萬噸;同江市污水處理廠總投資6500萬元,日處理污水2萬噸;撫遠縣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1萬噸。這些項目兩年內全部都可以在治污中大展身手,項目COD預計削減總量近4萬噸/年。

  多年前,市區釣魚愛好者望江興嘆,魚越來越難釣了。如今風和日麗的松花江邊,尋常可見釣魚人。2006年佳木斯流域自然捕撈生產達2678噸,比2003年增長188噸。

  鏈接

  一昇兩降

  佳木斯經濟持續較快發展,而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等主要指標卻都在降低。

  2006年,地區生產總值比2002年增長53.2%,年均增長11.2%;萬元GDP能耗1.45噸標准煤,比2005年下降4%。COD排放量45362噸,比2002年削減7557噸;2006年,佳木斯的環境質量,好於國家二級天數由2002年的301天提高到326天。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