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北網7月16日電 『頭伏餃子,二伏面……』昨天,哈爾濱市大小餃子館爆滿。『頭伏餃子』這一民俗,讓市民們樂呵了一天。社會學家說,『頭伏餃子』吃的是文化、享受的是生活。
黑龍江大學社會學系主任曲文勇副教授認為,『頭伏餃子』現象,是一種民俗引領下典型的價值回歸,說明我們比以往更重視家庭和親情。民俗的『回潮』,證明我們更願意以傳統的方式維系和加強人與人之間和諧的關系,它有更多積極的社會意義。民俗復蘇,也說明我們比以往多了『三閑』——閑情、閑暇、閑錢,一句話,老百姓的生活質量提高了。
按中國古代的乾支紀年法規定,歷年的『頭伏』(又稱初伏)通常在陽歷的7月中旬開始。『頭伏』和『末伏』各10天固定不變。『中伏』不是10天就是20天,因此,每年伏天的天數不是30天就是40天。『中伏』時,天氣最顯著的特點是濕熱,即氣溫高、空氣濕度大。對人來說,最重要的是防止中暑。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