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7日電 7月11日,記者在東寧華宇公司了解到:公司在俄境內十月區創建的工業園區內,剛落戶的飛馬木制品公司,上了一條實木家具生產線,所有設備全部到位,正在組裝調試。秋季即可投產。屆時可安排國內150人就業,30名俄羅斯人就業。
這僅是東寧在國外創辦企業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東寧縣的民營企業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把對俄經貿由『提籃小賣』向經濟技術合作,利用資源進行精深加工等縱深方向推進,在俄羅斯境內辦企業,建園區,收到了互惠共贏的效果。90年代末,吉信公司就率先在俄羅斯興辦木材加工企業。憑借企業的誠信,得到俄方的信賴和支持。在境外先後投資1.2億元美元,從事森林采伐、制鞋、農業開發等。去年他們聯合溫州康奈集團,在俄創辦『烏蘇裡克市康吉經濟貿易合作區』,一期工程現已完成投資1.4億元,現已入區6戶企業。近期又有一戶鋼結構公司和一戶制鞋企業入區,並注冊了境外品牌。合作區不僅為入區企業提供生產、倉儲、貿易、食宿等,還協調境外稅務,海關,銀行等部門,提供安全,金融,信息等方面的綜合服務。
合作區規劃入駐企業60家,年生產皮鞋2000萬雙,服裝1000萬件,還有家具,電子產品等,年生產銷售總額31.8億美元,利潤4.1億美元,稅金1.9億美元,帶動俄進出口貿易額45億美元,帶動國內進出口貿易額26億美元。解決就業6000人,其中俄羅斯人就業崗位1200個。
在俄羅斯建加工貿易企業,可以給當地創稅,提供就業機會,得到了當地的支持。據了解,烏蘇裡克市的兩個中國大市場,包括果菜、輕工、日雜等,稅收佔當地的70%。僅『康吉經貿合作區』,目前已向當地市政府就業中心申報600個就業崗位,其中200個正在接洽中。不久前,當得知中國商務部考察『康吉經貿合作區』的消息,烏蘇裡斯克市政府組織當地企業連夜修好了考察團必經的一條路,效率之高令中國客戶驚奇。
企業落戶境外園區,可充分利用豐富廉價的資源,回避『灰色清關』等風險,提高資金周轉速度,為企業創造廣闊的發展空間。據康吉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鄧高標介紹:溫州鞋廠如果把成品皮靴直接運往俄羅斯,一個集裝箱僅裝4000雙。需經海運、鐵路等多次周轉,需二到三個月,有時錯過季節。如果把半成品運到園區企業加工,一個集裝箱可裝20000雙半成品,13天即可運到。稅收可降低50%。風險可控制到最小水平。
目前,東寧充分利用境內外優勢,在俄羅斯遠東地區建加工貿易園區2個,有14戶企業在這些園區內落戶,共提供2000個就業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