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0日電 綏化是我省最大的綠色食品基地。遏制『三高』,對綏化發展安全、綠色食品產業有特殊的意義。農業大市如何節能減排?綏化出實招,為寒地黑土綠色產業發展上『保險』。
叫停散燒原煤和稻殼洗浴鍋爐
今年,綏化啟動洗浴鍋爐污染整治專項行動,叫停散燒原煤和稻殼的洗浴鍋爐,洗浴鍋爐一律禁止散燒稻殼,取而代之的是以高科技環保新爐型和使用型煤、電、液化氣、煤氣、稻殼棒等清潔能源為燃料的新鍋爐。
目前,綏化洗浴鍋爐必須具有環保、安全、質檢等部門的許可證,否則工商、規劃、建設等部門不予辦理相關手續。洗浴鍋爐要有專用煙囪,要求其高度要高出附近建築物3米以上。
整改後的煙塵、噪聲排放達不到國家規定標准,使用鍋爐技術落後、無安全保證、超期未檢或超期服役應予報廢的都將被停止供電、供水,並拆除污染設施、吊銷營業執照等。
集中供熱改善大氣環境
綏化過去分散式鍋爐熱效率較低,能源浪費;大氣環境嚴重污染,不利百姓身體健康。冬季, 537臺鍋爐、 438座大煙囪,加之平房居民自用土鍋爐,使二氧化硫、總懸浮物、氮氧化物濃度都超出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准。
去年熱電項目聯產項目開栓供熱,綏化市區空氣質量有所好轉,市區空氣質量達到和好於國家二級標准天數,達到283天。
熱源是城市工業發展的一個基礎和硬件。有了工業氣源,能源綜合利用率提高,投資者節省了投入,對城市招商引資,可持續發展打下了長遠基礎。
綏化市目前正在建設和擬建的熱電聯產項目有4個,2007年集中供熱面積覆蓋率達到40%以上。
拉長產業鏈走循環之路
玉米等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紛紛落戶綏化,解決了大苞米銷售難的老大難問題,帶動了農民增收。承接了企業,會不會也承接深加工帶來的環保問題?
為把好農副產品深加工項目審批關,綏化市清理糾正了用電、土地、稅收、規費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對屬於國家產業政策明令淘汰的落後生產能力、工藝裝備和產品,按規定予以淘汰;對地方政府自行制定的與國家環保法律法規相悖的『土政策』規定,予以廢止和糾正,特別是取締了各類保護性的牌匾。
明水格林在設計時就考慮到把生產流程中用過的90℃高溫熱水、冷卻設備後變溫的水混合後循環利用來燒鍋爐,不僅用水量大大降低,更大大減少了企業的用煤量。這個企業還投資1000萬元改造『消化不良』的鍋爐,新建節能鍋爐項目。
肇東市的成福集團,其主打產品是味精,而味精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離交尾液如果處理不好就會對環境造成污染。這個企業去年投資上馬了生產10萬噸賴氨酸有機與無機復合肥生產線,將生產味精過程中產生的離交尾液通過糠醛渣吸附,再加入成品化肥,經造粒而成綠色環保肥料。
僅今年,綏化正在建設秸稈發電項目2個,木塑復合板項目3個,粉煤灰綜合利用項目2個。這些節能、環保、生態型項目的開發建設,拉長了產品生產鏈條,實現了循環使用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