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邊防官兵表演硬氣工『酒花飄香』,俗稱頭開啤酒瓶
東北網8月1日電 『做強基層、做實基礎、練硬基本功』,市公安邊防支隊通過紮紮實實地抓好『三基』工程建設,實現了基層實力顯著提昇、官兵基本功明顯提昇、正規化建設水平穩步提昇、社區和農村警務戰略建設明顯提昇、執法能力全面提昇、轄區管控能力明顯提昇,為愛民固邊戰略的實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超常投入 夯實基石
市公安邊防支隊在建隊之初就將『重基層、打基礎』作為工作的重點,提出了『基層優先』的工作思路。2006至今,市公安邊防支隊黨委按照『必須處處為派出所著想,把資金提供給派出所,把困難留給機關』的原則,加強了派出所硬件建設,10個派出所,不論多麼偏遠,都有了自己獨立的營房,辦公飲水用電取暖設施一應俱全,總隊配發的車輛、計算機、數碼相機全部裝備到基層派出所。同時,支隊積極壓縮機關開支,投入資金40餘萬元,為基層派出所配齊了執勤執法訓練學習所需的車輛、電腦、執勤裝具等設備,並全部開通了公安四級網。
目前,支隊所屬10個邊防派出所中二級以上派出所達到70%,在我省率先實現無三級以下邊防派出所的目標,並連續6年被公安部邊防局評為基層建設支隊級先進單位。
多措並舉 提高素質
在『三基』工程建設中,市公安邊防支隊以提高民警綜合素質為抓手,從提高執法質量抓起,進一步增強隊伍的戰斗力。
![]() |
以『見戶知人,見人知事,見名知全家』為目標的外勤民警工作模式,讓市公安邊防支隊80%的外勤民警拿到了『全熟民警』證書;各邊防派出所在服務大廳設置了『便民藥櫃』、『便民桌』、『便民雨傘』,每一個民警都能夠按照『三聲、四有、五一樣』服務承諾來嚴格要求自己,基本做到了為民服務工作經常化、制度化。新陽、通江邊防派出所和饒河鎮邊防工作站『所站聯勤』的巡邏勤務機制的實施,兌現了群眾『白天見民警,夜間見警燈』的承諾,增強了群眾安全感。四排邊防派出所分季度和月份分別到村屯和學校上法制課,雷打不動、長年堅持。在平時的管理過程中實行『十戶聯防』,組織民兵參與巡邏,震懾了犯罪,保障了一方平安,該地已經連續7年沒有發生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每年只有一、二起,經常被大家稱為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世外桃源。
全心為民 贏得支持
公安邊防工作,群眾基礎是關鍵。在饒河縣饒河鎮,群眾口中一直盛傳著外勤民警高峰的故事。
高峰的責任區內有一戶生意人小付,平時早出晚歸。為了工作,高峰先後12次到小付家收集照片,前10次都是主人不在,第11次去的時,終於碰到小付在家,結果家裡沒有照片。高峰便告訴他說,『你說個時間,我來給你照。』在第12次去的時候,高峰專門帶了臺照相機,為小付夫妻倆照了照片。
高峰12次登門收集照片的故事在當地群眾中間凡響很大,良好的群眾基礎就是在這樣一樁樁小事中打下的。在市公安邊防支隊實施『愛民固邊』戰略過程中,民警都是從細小事情做起,真真切切地把『一切為群眾』當作自己工作的出發點,從思想深處真正把公正執法的理念和為群眾提供優質服務的意識緊密地結合起來,做到『立警為公,執法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