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7日電 熱血的奉獻,足以代表整座城市人民的熱情和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哈爾濱人,2004年獻血21噸,2006年獻血24噸,2007年獻血將達28噸!
通過有效措施促使越來越多的市民勇敢伸出手臂奉獻愛心,市紅十字中心血站已躋身全國超大型血站行列。
哈爾濱成為令眾多大城市羡慕的無須下達指標、無須行政命令乾預即可完成供血任務的城市。
獻血有益觀念深入人心
哈爾濱人為什麼樂於挽起衣袖奉獻熱血?市紅十字中心血站站長柳堤認為,原因是大多數市民已接受了獻血既幫助別人、又有益健康的觀念。
為使這一觀念深入人心,市紅十字中心血站先後印制相關宣傳材料100多萬份,宣傳板報300多塊,宣傳畫4萬餘張,在市區內懸掛600餘條橫幅標語,制作了3個巨型廣告牌、200多個燈箱。血站還要求每個職工打破分工界線,都做宣傳員。
同時,為使獻血者感受社會回饋,哈爾濱市對無償獻血者實行5年內本人可3倍免費用血,5年後等量免費,5年內獻血累計1000毫昇以上終身免費用血,其配偶或直系親屬等量免費用血的優惠政策。
獻血志願者組織初具規模
隨獻血工作的深入人心,一些市民已不滿足於僅奉獻自己的熱血,他們要更多地參與無償獻血、回報社會、奉獻愛心。為此,哈爾濱市紅十字自願無償獻血志願服務工作者組織於2006年7月1日成立,下設服務組、宣傳組、獻血招募組、稀有血型招募組、活動策劃組。每天由在志願者中推選出的管理人員,根據志願者可支配的業餘時間,調配一定數量的志願者,身著統一標識的紅馬夾,在市區各個采血點招募固定獻血者,收集反饋信息。志願者組織成立至今,由開始的30人發展到300餘人,總服務時間12405小時。
獻血工作步入良性循環軌道
哈爾濱人的獻血熱情讓國內各大城市的醫務工作者羡慕:2004年至今,哈爾濱市已連續4年多沒有出現血荒,且實現臨床用血100%來自於街頭自願無償獻血。不僅如此,長時間以來,全市的街頭采血車因庫存量充足不得不采取限量、限型、提前收車的辦法限制采血量。機采血小板在達到100%來自於自願無償捐獻後,還出現了排隊、預約、等候捐獻的良性循環態勢。在衛生部公布的自願無償獻血全國各省市排序中,哈爾濱名列前茅,並且保持上昇態勢。前不久,哈爾濱市再次獲得國家頒發的無償獻血先進城市獎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