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牡丹江小蘑菇種出大產業 農民人均增收825元
2007-08-10 14:18:21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於林波 徐大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10日電 近年來,牡丹江市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將其培養成為農業第二大主導產業,在促進農村產業結構優化昇級、促進農民增收中起到舉足輕重作用,全市成為全國食用菌主產區。日前,被中國食用菌協會授予『中國食用菌之城』稱號。

  2003年開始,牡丹江市按照『培育小蘑菇、發展大產業、促進大增收、繁榮新農村』的思路,把食用菌作為主導產業強力推進。如今,小蘑菇已經覆蓋全市10個縣(市)區,建立鄉鎮級生產基地40個,發展專業村180個,培育專業大戶近2萬戶,初步形成了以東寧縣黑木耳、林口縣滑子蘑、海林市猴頭菇等為大宗骨乾品種,以寧安市白靈菇、穆棱市雙孢菇為高附加值品種的『3+2』模式的產業格局。

  產業形成規模,牡丹江市還在食用菌精深加工上做足了功夫,工藝從傳統的『壓塊裝罐』(壓縮成塊、加工罐頭)向食用菌營養餐、飲料、膨化食品等延伸,並迅速崛起了黑龍江三通綠色食品公司、牡丹江中龍食品公司一批龍頭企業。今年6月,全國『小蘑菇新農村』現場會在牡丹江召開,琳琅滿目的各種食用菌系列產品,讓來自全國各地的食用菌專家和生產經營大戶大開眼界。

  為進一步開拓市場,牡丹江市先後闢建了綏陽黑木耳大市場、中俄果菜集散中心、綠色食品批發中心等市場,其中綏陽黑木耳批發市場年交易量達到30萬噸,交易額突破30萬噸,交易額突破10億元,成為全國最大的黑木耳集散中心,牡丹江的食用菌產品呈現出『買全國、賣全國』的旺盛勢頭。

  2006年,牡丹江市食用菌生產規模達到8.85億袋(塊)、鮮品總產量44.3萬噸,實現產值14.3億元,拉動全市農民人均增收728元。今年,全市食用菌生產規模預計達到10.2億袋(塊)、總產量50.9萬噸,總產值15億元,可拉動農民人均純收入825元。小蘑菇,如今已經成為牡丹江市名副其實的『金字招牌』。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