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4日電 近日,哈爾濱市工商部門為哈爾濱阿城白城大蒜專業合作社發放了營業執照。白城大蒜專業合作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7月1日實施後,哈爾濱市首個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與以往的合作社和協會不同,該合作社是獨立法人,可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阿城區白城村種植大蒜已有上百年的歷史,素有『東北大蒜』之鄉的美譽。由於經營分散,面對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使以一家一戶為單位的農戶吃盡了單打獨斗的苦頭,辛辛苦苦種出的大蒜常常賣不上價錢。
據阿城區農委經管站的工作人員介紹,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實施後,白城村10名『蒜農』就積極籌備成立大蒜專業合作社。3日,該合作社取得了工商部門發放的營業執照。『雖然合作社剛剛組建,但效果已初步顯現。』該合作社理事長裴利說,該合作社的社員已聯系到山東的客商,准備把該村的大蒜通過山東再轉運到韓國銷售。大蒜價格每公斤預計能賣到2.6元,遠遠高於往年的1.8元/每公斤,白城村今年種植的4500畝大蒜不愁銷路,極大地促進了農民種植大蒜的積極性。
據了解,目前,哈市各級各類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已發展到676個,按經濟組織形式劃分:專業協會有518個,行業協會有42個,專業合作社有117個。但是,在法律實施前,這些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尚無法獲得法人資格,屬於『已出生、沒戶口』,不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經營活動受到很大限制。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實施後,合作社與傳統的協會組織相比,管理更規范、市場化程度更高,實現了由集體組織到經營實體的轉變,是真正意義上的『農民自己的公司』。
據省農委經管站的工作人員介紹,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一類具有法人資格的以農民為主體的經濟組織,是農民為獲取良好的服務,自願聯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的經濟組織。有助於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提高市場競爭能力改善農民在采購生產資料、銷售農副產品等方面的市場地位,『信息共享、風險共擔、利潤共沾』。不僅可以降低生產和采購成本,也可以起到提高銷售價格和數量的作用,對增加農民收入,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和結構調整都將產生積極的影響。他們將積極引導農民和各類協會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