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黑龍江墾區人均勞動生產率超過英法等發達國家
2007-08-15 22:45:09 來源:新華網  作者:孫英威、王春雨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社哈爾濱8月15日電 憑借著先進的農業機械和作業方式,黑龍江墾區創造出了世界一流的勞動生產率,創下了中國農業的新紀錄。2006年,黑龍江墾區農業職工人均生產糧食35.4噸,高於英國、法國等部分發達國家人均25噸的水平。

  作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黑龍江墾區始終堅持現代農業發展方向,以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為己任。1978年以來,墾區利用世行貸款、補償貿易、自籌資金等方式,大批引進和購置世界先進農機裝備和國內農業機械,逐步裝備了墾區所有農場。到2000年,墾區田間作業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0%以上,位居國內領先水平。

  經過『十五』以來的發展,黑龍江墾區現代農業有了長足進步,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昇。從2004年開始,墾區啟動了新一輪的現代農機裝備工程,集中從國外引進了一大批在保護性耕作、節約能源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的大型智能化農業機械,裝備了200個現代農機示范區,實施以大馬力農業機械為載體的精准農業。截止到目前,墾區田間作業綜合機械化率已達93.3%。

  在建三江分局七星農場的農機停放場地內,記者見到一排排大中小型農機具整齊地排列著。七星農場副場長薛成說:『現在進行播種、施肥,大馬力拖拉機只要到地裡走一趟,一次完成,並且還能根據地塊的高低、土壤肥力和濕度,自動進行變量播種、施肥。職工們對這些先進機械都很認可,紛紛出資購買,最貴的一臺大馬力機械已超過280萬元。』

  目前,黑龍江墾區的農業裝備水平已經達到世界發達國家水平。截止到2006年末,墾區擁有農用機械總動力472.3萬千瓦,農用大中型拖拉機3.43萬臺,農用飛機31架,形成了從田間到場院、從地面到天空的中國最大的農業機械群。

責任編輯:岳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