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北大荒,永遠的『精神糧倉』
2007-08-15 16:28:53 來源:新華網  作者:范迎春 徐宜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網哈爾濱8月15日電 有些事情注定會成為社會的標記,為了緬懷先輩,更為了啟迪後人。

  過去的60年,數十萬名轉業官兵、知識青年組成的拓荒大軍,在『北大荒』廣袤的黑土地上白手起家,戰天斗地,用青春和熱血建成了100多個農場,讓亙古荒原變成了聞名天下的大糧倉,也培育出了『艱苦奮斗、勇於開拓、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的北大荒精神。

  在生產力落後的歲月,北大荒精神激勵著千千萬萬墾荒人豪情滿懷地開拓出一片片新天地,為人民共和國奉獻了1000多億公斤的糧食,也激勵著全國人民不畏艱苦、戮力同心,不斷描繪著社會主義事業的壯麗畫卷。

  在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取得了豐碩成果、改革進入新的歷史階段的今天,大多數年輕人眼裡的『飢荒』可能只是一個普通的名詞,為求溫飽而奮斗似乎是很久遠的故事。然而,當我們追尋北大荒人的足跡,或聽過來人講述那段艱苦歲月,仍然會有一種創業的豪情在胸中激蕩。

  重溫北大荒精神,對今天意義重大。在我們立志科學發展、建設和諧社會的今天,艱苦奮斗、勤儉節約仍然是一個制勝的法寶;在我們的事業仍然面臨重重艱難險阻的今天,勇於開拓、不斷進取的精神仍然是我們突破禁區、排除萬難的利器;在價值觀、利益訴求多樣化的今天,顧全大局、萬眾一心的精神仍然是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強國之林的偉大動力,無私奉獻、捨己為人的情操仍然是我們促進社會和諧、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一根道德准繩。

  歷史在發展,時代在進步,如今的北大荒人不僅肩負著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崇高責任,而且正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實施生態恢復工程,重現藍天碧水、鳥語鹿鳴、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景。新時期的北大荒建設事業需要北大荒精神,中華民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圖大業需要北大荒精神!北大荒,你是我們永遠的『精神糧倉』。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