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通村路就是致富路 呼蘭區計劃明年完成通村路建設
2007-08-20 14:54:23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石寶林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20日電 呼蘭區在新農村建設中,緊緊抓住通村道路建設,一村一鎮地安排,一段一條地落實,全區2006年投入地方配套資金2300萬元,修建了18條通村公路共計89公裡。今年,共有7條農村公路開工建設,總裡程達到35公裡。明年,該區將貸款1億元,修建通村路260公裡,全部完成通村路建設。

  長嶺鎮小王崗村過去道路條件非常差,行路難嚴重制約了當地經濟的發展。養大一頭豬,要請六七個勞動力抬著,走好幾裡路,賣了錢,刨掉運費,一頭豬四條腿等於少了一條腿。

  當村民聽說要修路時,村裡沸騰了。清障、上土……全村群眾積極參與,老人自發成立了義務修路議事會,他們來回巡查,起早貪黑,嚴把工程質量關,但卻從不談報酬。現在水泥路修進了村子,農民種起了香瓜,能賣到每斤2.0元,僅此項就為農民增收140多萬元。路修好了,全村80%的農戶開始發展畜牧業,養豬達1萬頭、養雞現已發展到8萬多只,此項又為農民增收了70多萬元。平房村的土豆雖然是周邊地區最好的,但因路難走,無人問津而常常爛掉。通村路修好了,土豆賣火了,為農民增收200多萬元。群眾將一條條通村路稱為『致富路』。

  呼蘭區為了保證今年工程建設的順利實施,在財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決定通鄉公路配套資金全部由區財政負責,通村公路區財政每公裡配套10萬元,不足部分由鄉鎮、村委員會組織農民『一事一議』,通過出工出勞等方式組織建設。

  在通村路建設中,呼蘭區交通局乾部常年深入村組,宣傳政策,監督質量,督促進度。在一次施工質量檢查中,區交通局長支鵬飛發現某施工隊因任務緊,趕進度在澆築路面時質量不符合要求,當即召開現場會,責令其停工,當場拆除已澆築20餘米的路面。

責任編輯:呂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