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1日電 日前,很多市民、網友反映,在哈市南崗區服裝城地區、頤園街附近,以及道裡區買賣街等地非法營運的摩托車、港田三輪車等瘋狂攬客,不但危險重重,而且擾亂正常的交通秩序,有損城市形象。為此,他們也提出了很多辦法。
14日9時至11時,記者分別到上述地點進行調查采訪。記者注意到,這些車輛大多沒有牌照,不但佔道攬客影響其他車輛的正常通行,而且時進時出地來回亂穿造成交通異常混亂,堵車現象特別嚴重,不滿的鳴笛聲此起彼伏。尤其是道裡區買賣街,堵車幾乎無時不在,不要說車輛,就連行人過街都困難。
在服裝城附近,一載客的摩托車後面拉著一位30歲左右的女士在機動車空隙間幾經穿梭後絕塵遠去,酷似美國動作大片中的驚險場景。更令記者吃驚的是,乘車的女士側身斜坐在摩托車後面,連安全帽都沒戴。在道裡區買賣街,剛乘坐完摩托車的王先生說,『摩的』既方便又便宜,他便經常打『摩的』出來辦事。雖然有點危險,但比坐出租車要省錢。南崗區頤園街一港田三輪車主說,為了生存下去,實在沒有辦法纔在這裡攬客,一天也掙不了多少錢,要是有人管他們就開走,等管的人一離開他們再回來。
一位叫做『說公道話』的網友認為,這些『摩的』中,無牌照、無路權的比例很大;容易引發交通事故;違章行駛者多;個別還參與違法犯罪、搶劫行為。產生這樣問題的主要原因除了監管力度不足以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由於此類車無牌照,交通違章肇事就更加肆無忌憚,也難以追查。他建議『疏』、『懲』結合,加強管理,徹底解決問題。限期補辦牌照、建立檔案。按年征收相關費用,要求已辦牌照的此類車統一懸掛在指定位置,便於檢查和違章攝錄。要求交費收據隨車攜帶,便於檢查。收繳無證、無路權的摩托車、港田三輪車等,禁止異地牌照存在。嚴禁兩輪電動車、摩托車載客,結合電子監控依據記錄的車牌,追究處罰。
網友『一臂之力』說,現在的摩托車都安裝汽車喇叭了,聲音大得嚇人。摩托車本來也是交通工具,可是駕駛摩托車的人不守交通規則,闖紅燈、高速逆行,無法無天。許多摩托車都掛外縣的牌子,上面綁個紅布條遮遮掩掩。
網友『春去春歸』認為,這麼多的『摩的』營運,說明有一定的市場,特別是遠離公交車站的居民區。他們的存在有其一定的合理性,畢竟百姓能打得起出租車的人不多。在方便百姓出行方面他們是有貢獻的,目前的狀況是管理部門工作不到位造成的,而且畢竟這些人要吃飯。他建議在公交線路薄弱的區域適當開放營運權,加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