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6日電 雙鴨山市集賢縣興安鄉和平村農民王金增近日領到了縣裡發放的價值4000元的飼料補貼,他決定今年把可繁母豬由20頭發展到80頭。雙鴨山市把生豬生產穩定發展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計劃3年內新建50個千頭二元種豬場,帶動農戶10000戶,努力實現戶均增收4.5萬元的目標,全市生豬飼養量達到250萬頭。
目前,該市生豬養殖小區已發展到69個,規模養殖場235個,專業戶3950戶,年可出欄生豬179萬頭。近期恢復了現有的24個空欄的種豬生產場,新增可繁母豬達到1萬頭,計劃新建20個生豬養殖園區現已建成9個。
針對今年旱災嚴重,生豬市場供求緊張的局面,雙鴨山市緊緊抓住國家扶持生豬業發展的政策機遇和生豬市場價格走高的契機,把生豬養殖、畜牧業發展作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市委書記和市長為組長的生豬產業推進組,研究制定了生豬產業發展規劃。市委、市政府多次組織各縣區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和養殖大戶代表深入論證優良種豬基地和生豬產業發展,共商畜牧發展大計,形成通過畜牧業產業發展一年補歉增收、二年形成產業化規模、三年實現主輔換位的思路和共識。
集賢縣投資3億元建設的四川長林200萬頭生豬屠宰加工項目,目前完成投資8000萬元,基礎工程已進尾聲,今年年底前形成年屠宰加工100萬頭生豬的生產能力。禾豐牧業、天一飼料等大中型飼料生產企業已形成400萬噸的年生產能力。作為省重點種畜場的雙鴨山市雙興牧業有限公司與美國華多公司合作成功,將首批引進全球知名品牌的種豬300頭,預計明年5月生產出第一批優質商品豬。
針對今年歷史罕見的旱災,這個市還實施了農業損失牧業補的抗災促增收戰略。全市金融、財政、發改委、農業開發、再就業、扶貧、物價、商務等部門資金捆綁使用,支持受災農戶發展畜牧養殖。對發展生豬養殖生產的受災農戶,每頭生豬給予500元貸款用於購買仔豬,市財政每頭補助50元,縣、區、鄉財政每頭補助50元。協調金融部門對新補欄母豬每頭給予1000元貸款,市財政給予半年期貼息。通過政策支持、金融扶持、政府補貼和技術服務提高生產和保障水平,逐步形成專業化程度高、覆蓋面積大、市場競爭力強的生豬養殖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