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9日電 一個『吃飯型』財政的三等農業小縣,如何解決『住』這一民生首需難題?
『借雞生蛋』走活城市經營一盤棋。今年以來,綏棱一改過去減免稅費招商的方式,以廣闊的商機和長足的經濟利益吸引客商。在稅費標准相對提高的前提下,這個縣綜合樓開發面積不但沒有減少,反而超過往年。今年,全縣開發面積已達20萬平方米,投入資金1.19億元,1850戶居民將住進新樓房,是近年來開發力度最大的一年。
6622戶農村特困戶、特困職工、貧困群眾喜住安居房
近年來,綏棱縣開展了困難群眾危房改造活動。近三年來,綏棱縣共協調各方面資金1643萬元,維修重建房屋4730間,使6622名貧困群眾喜遷新居。
2004年,在全縣76個村普遍開展了『解決農村極貧戶無房特危房』會戰。『財政拿一點,乾部捐一點,社會幫一點』,共籌資300多萬元讓全縣606戶極貧困戶喜遷新居。
2006年擴大層面,在城鎮開展了『貧困群眾危房改造會戰』。77戶特困下崗職工住進了『安心房』。
今年,危房改造全力推進,籌資933萬元,新建房屋892間,1248名貧困群眾住進了新房。
拆舊建新改善人居環境
改善居住環境,規化城市建設,打造現代化城市,是今年綏棱縣委、縣政府的大事大項。
為提高人居環境質量和生活水平,今年,這個縣全力實施舊城區改造計劃。
有些被動遷戶想借機多『撈』點,開發商想少給點。在雙方左右為難之時,縣裡派出工作人員宣講政策法規、化解思想矛盾、搭建溝通橋梁。
綏棱縣有一支忙碌的政策『宣傳員』。通過發放宣傳單、設置諮詢臺、電視訪談等形式,大力宣傳拆遷當事人的權利與責任。
綏棱縣有一支嚴格的法規『監督員』。從政府法制辦、法院、檢察院、司法局抽調熟悉法律法規知識的專業人員,對拆遷程序和步驟嚴格把關、全程監督,為拆遷當事人提供法律政策諮詢。
綏棱縣有一支任勞任怨的『服務員』。當弱勢群體有困難時,他們盡力協調。據統計,今年拆遷中,全縣享受到照顧的弱勢群體達58戶,照顧總額達到90萬元。低保戶、特困戶、喪失勞動能力的殘疾人、軍烈屬、傷殘軍人、離休老乾部、因病致貧的家庭,每戶一次性最低照顧5平方米,共計照顧43戶350平方米,總額64萬多元。
三年內城鎮居民人均一棵樹
今年這個縣是城鎮建設投資力度最大,項目最多,任務最重的一年,僅基礎設施建設就投入2200萬元。
『一路一品、一巷一色』,綏棱縣以創建生態園林城為目標,初步形成城鎮綠化格局。年初以來,共投資80多萬元綠化美化50多條巷道,改造草坪2萬多平方米,栽種鮮花167萬株,移植樹木2400多株,力爭用三年時間達到城鎮居民人均一棵樹的目標,真正讓綏棱小城都綠起來。
投資30多萬元,在主要街道兩側增設果皮箱220多個,修建標准公廁7座;投資1600萬元,改造城內主次乾道6條6506延長米,面積11.3萬平方米,鋪裝紅磚巷道50條左右;投資795萬元為街路整容。
近年來,累計投資234萬元,在城鎮的中心建成了佔地3.8萬平方米的體育休閑廣場。經過七期改建的東北湖公園,把『五花山』搬進了城,白樺樹、山梨樹、野丁香、山芍藥等幾十種地產樹種告別大山,落戶都市。
一切的變化,都是在綏棱老百姓的感同身受中建設。變化的結果,是要在三到五年內為綏棱打造適宜百姓安居樂業、和諧共處的集衛生城、文明城、園林城、平安城、樂業城和旅游城於一體的綏棱『新城』。
釋放環境效應,梧桐引來鳳凰棲
環境好了,品味提昇了,環境磁場效應顯現出來。
沈陽三合浸紙有限公司投資1億元,建設年產5萬立方米的中高密度板生產項目。目前已開工建設。
嵩天集團又投資1.8億元,建設30萬噸馬鈴薯精深加工項目二期工程,建設年產5000噸蛋白生產線、年產1萬噸生物飼料生產線和日處理240噸的污水項目。
香港合德福投資公司投資2.3億元6年內將建成電子軟件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今年將上馬年產10萬套電腦生產線。
記者在綏棱采訪,巧遇跨國公司——華夏董氏兄弟商貿(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董佩永率領公司人員及農業方面專家來綏棱考察,他當即拍板:三到五年,在綏棱投資10億元進行農業開發項目,建設世界一流的原生態農場。這一具有品牌性、強吸引力的農業開發項目,在發展現代農業方面將走出一條新路。
董佩永對記者說:在此之前華夏董氏兄弟集團已經在綏棱投資了幾個項目,感到在綏棱投資非常有信心,一定把董氏兄弟農場建成引領生態農業的示范項目。目前,省農科院園藝研究所的專家對該農場的建設開始進行詳細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