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今年大豆漲價已成定局 糧價攀昇有望彌補減產損失
2007-09-06 09:41:4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張桂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6日電 秋糧未收,市場喜訊傳出:受供需變化影響和現貨、期貨價格拉動,今年我省大豆開秤價將遠高於去年同期,有望達到每公斤3元以上。同時,玉米、水稻的收購價也有望走出穩中有昇的行情,以彌補局部地區糧食減產造成的收入損失。日前召開的全省農業減災增收工作會議要求各地政府有關部門,要積極引導組織農民廣開生產門路、千方百計增收。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糧價漲幅達6%,期貨市場糧價也屢創新高。目前,農產品價格仍在高位運行。省天琪期貨公司副總經理馬明旺說,目前我省豆油價格高於國內其他省份,油脂企業壓榨利潤相對較高,所以原料收購願望大、積極性高;加之今年受災大豆減產,秋後大豆收購價格上漲幾成定局。中國大豆網總經理劉兆福對此非常認同,不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他說,不能肯定開秤後處於高位的豆價是否會出現波動。對其他糧食品種的價格,他們均表示,目前不好做確切的預測,也不排除開秤價與去年持平或略微走低的可能,但比較有把握的是,水稻、玉米的收購價格很可能會走出穩中有昇的行情。

  由於前期苗情好和高產作物面積增加等因素,對衝了部分糧食總產受旱災減產的影響,省農業技術推廣站高級農藝師李炯道分析認為,價格因素和結構調整,大大增加了今年糧食增收的希望。

  今年全省糧食種植面積比上年增加427.4萬畝,其中玉米、水稻面積分別比上年增加777.4萬畝和410萬畝,品種結構的調整可增加一部分糧食產量。

  日前召開的全省農業減災增收工作會議要求,六大途徑促增收成當務之急。一是發展畜牧業增收,增加基礎母群,加快仔(雛)入欄進度,擴大入欄規模;二是發展勞務增收;三是發展工副業增收,引導農民進行農產品初加工,實現就地轉化增值,增加收益;四是發展青貯增收。當前我省青貯市場非常看好,內蒙古的一些養殖戶來我省采購青貯,每公斤0.3~0.4元。受災的玉米每畝保守按1.5噸計算,可收入450元以上,基本可抵上賣糧收入。五是精收細收增收。對遭受嚴重災害的地塊不棄管、不棄收,對一些嚴重受災、長勢低矮不適合機械收獲的作物要進行人工收獲,做到顆粒歸倉。六是搞好銷售增收。各地應准確及時為農民提供市場信息和銷售服務,指導農民適時出售農產品。尤其是中秋節前新大米可大量上市,各地要引導農民、種田大戶主動走出家門找市場,加強與大城市、高等院校、大型批發市場和超市的聯系對接,加快水稻銷售變現,提高稻農收入。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