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透視用工市場 招工騙局花樣翻新難提防
2007-09-07 09:53:43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7日電 當前一些用工單位抓住求職者著急賺錢的迫切心情,設置招工陷阱,牟取不法利益。多集中在運輸、裝卸、足療、物流等工種的招聘上,嚴重擾亂了勞務市場秩序

  『試用期』裡貓膩多

  來自肇東鄉下的劉麗麗非常傷心。三個月前,她到哈爾濱市南崗區一家酒店當了一名前臺接待員,約定的試用期三個月,試用期內包吃包住,只給一百元錢。小劉每天賣力乾活兒,但還是在試用期滿後被告之:你不適合這份工作,結賬走人吧。

  類似小劉這樣的遭遇,許多求職者都曾有過。一些招人單位經常在『試用期』上打歪主意,多則幾個月,少則一兩周,一旦被這樣單位招聘上,往往白辛苦。

  在哈市人纔市場,記者遇見了第三次到這裡找工作的巴彥縣農民張樹福。從7月中旬到8月底,張樹福曾在哈市三家裝卸隊乾過裝卸工,然而裝卸隊的『裝卸實習』讓他在一個半月的時間內,僅拿到100元錢,除去吃住,只剩下了50元錢。

  七月中旬,張樹福應聘到一家裝卸隊作裝卸工,裝卸隊承諾必須實習幾天,期滿後月工資可達1500元。他每天扛四五十斤重的包裹,有時候從早上乾到半夜。眼看就到了試用期,老板便找個理由辭退了張樹福,一分錢沒拿著。後來他纔知道,這個裝修隊以這種方式,半個月已辭退兩三撥人了。

  張樹福說,再找活兒,說啥也不找有『試用期』的,不給錢還說不出來啥,窩囊!

  前幾天,哈市下崗職工李梅被道外一家澡堂聘為搓澡工,澡堂承諾免費培訓,月工資900元。可是李梅乾了十天活兒,根本沒有人培訓,都是獨立乾活。待李梅討要工資時,老板說,免費學手藝還沒跟你要錢哪,還要工資?半個月培訓結束後再說。李梅只好放棄了這份工作。

  業內人士透露,這是用工單位設的『陷阱』,對於有『試用』、『免費培訓』字樣的招聘,最好留個心眼,不要貿然應聘,以免自己受到傷害。

  指標苛刻刁難人

  明明只有一個職位空缺,廣告上卻寫著招聘10人,最終聘用的新人難以逾越苛刻的指標,被認為『試用不合格』而被辭退。由於比較隱蔽,求職者受騙上當後難以收集證據,相關部門監管也比較困難。

  今年畢業的大學生李媛,應聘哈市一家廣告公司的文案工作,招聘廣告上標明月薪3000元。簡單面試後李媛被錄用,但按照公司慣例,文案人員必須先在廣告一線鍛煉一段時間,熟悉情況後再轉到文案工作上。公司還給李媛定了2萬元的銷售指標。李媛憑著一股衝勁,沒太在意2萬元的業務額。等她過了一段時間纔知道,2萬元對新人來說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到了月底,李媛要求公司支付薪水,公司卻以『雙方事先有約定,沒有達到2萬元業務指標不發薪水』為由,拒發李媛一分錢。李媛因『不能勝任工作』而遭解聘。事後李媛了解到,這家公司一直在招聘新員工,招聘進來的人往往因完不成業務指標而被解聘,公司就這樣不斷靠新人拉業務,卻不用支付一分錢的薪水。

  還有的公司要求聘用人員先交押金購買其產品,看銷售業績再選人,而實際上,產品根本無法推銷出去,最後只好被辭退,幾百元錢的押金也無法要回。

  一些求職者因為不懂相關法律法規,也缺乏維權意識,在找工作時,事前對用工方的經營內容、考核模式缺少一個必要的了解,被不菲的薪水吸引就貿然作出決定,結果往往是辛勞了幾個月,就被辭退,竹籃打水一場空。近年我省勞動監察部門接到類似的投訴,因為缺乏有力證據,給處理案件帶來了難度。

  不簽合同避責任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有些企業出於自私的考慮,不願與被聘人員簽訂勞動合同,每當有農民工欲簽合同,老板就以辭退為要挾,延簽合同成為招工單位的另一種『陷阱』。

  從蘭西來哈的李汝夫婦半年前經村裡人介紹,到香坊一家養雞場飼養雞雛,商定每月每人工資是800元。老板說都是鄉裡鄉親介紹的,不會拖欠工資,李汝也就沒要求簽訂勞動用工合同。誰知,一個月下來,說好的每月每人800元,卻只發了200元。老板只承諾等雞雛出欄,再補發剩餘工資。六個月之後,李汝夫婦被老板找了一個借口,拳打腳踢就給趕出來了。後來纔知道,李汝已經是第三批被打出來的人。李汝在哈的親戚想為其討公道,但因雙方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給其維權帶來了很大難度。

  在道裡一家餃子館打工的下崗職工竇淑梅,今年5月份經過招聘在餃子館做包餃工,可是試用期一個月過後,老板遲遲不與其簽訂勞動用工合同。竇淑梅經過諮詢得知,如果自己不簽訂勞動合同,試用期就會延長,工資也會很低,竇淑梅經與老板反復交涉,終於簽訂了勞動用工合同,自己的權益得到了保證。

  『和我一起來的,有的現在還沒簽上合同。誰要求簽合同,老板就威脅要辭退誰,一些姐妹覺得找份工作不容易,就忍氣吞聲,有的三四個月纔簽上。』竇淑梅說。

  哈爾濱市勞動監察大隊的有關人士說,在打工時,與用工方簽訂勞動合同是至關重要的,有了勞動合同,勞動者的權益纔能得到很好的保護。

  謹防『黑職介所』

  近日,記者在哈爾濱市撫順街人纔市場看到,街邊流動的招工單位非常多,而市場的樓內卻略顯冷清。哈爾濱市人纔市場的一位負責人劉彥坤告訴記者,進入大廳內招聘的用工單位證照齊全,如果被招聘,都是按勞動法的相應規定和有關程序簽訂勞動合同,一旦權益被侵犯,勞動部門能夠積極維護其合法權益。

  據了解,針對出現在招工市場上的種種『陷阱』,哈市勞動監察大隊公布各區監察大隊的舉報電話,並在各種人纔招聘大集上發放維權宣傳單。現在除了勞動部門積極維護聘用人員的合法權益外,各級工會也在積極維護聘任人員的權益。道裡區成立98個工會,旨在成為求職者的『娘家』。

  同時,為了防止不法分子利用哈爾濱市人纔市場的正規旗號在市場外擺攤開設求職黑中介,蒙騙求職者,新陽路派出所派警察『進駐』人纔市場維護秩序。該所嚴所長介紹,人纔市場今後是民警出勤巡邏的必到點,目的就是及時保護求職者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我省各級勞動部門提醒廣大的求職者,到職業介紹機構求職時,一定要謹慎,碰到那些『一間門面、一張桌子、一部電話』的職介所要格外當心,慎重應聘。最好到有營業執照、招工許可證原件、服務項目、收費標准明碼標價、公示勞動監察機關舉報受理電話等正規的職介機構求職,避免落入招工陷阱。

 

  路邊勞務市場待規范。

  民警檢查撫順街人纔市場。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