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0日電 信息化為企業插翅,科技投入助優勢產業騰飛,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記者從市經委了解到,近年來,哈爾濱市切實轉變工業經濟增長方式,通過實施新型工業化戰略帶動『工業快車』駛入又好又快軌道,工業增加值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連續3年保持在30%以上。尤其今年以來,工業效益再創新高,前7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9.68億元,同比新增利潤27.5億元,增長225.6%。
『第一生產力』提昇核心競爭力
加快科技創新步伐,提高企業自主研發能力是哈爾濱市實施新型工業戰略的『倍增器』。通過加大投入,哈藥集團、電站集團等5戶企業通過了國家級技術中心的認證,哈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等17戶企業列入省級技術中心。
在強大的研發能力支橕下,近年來本地企業開發出支線飛機、大功率聯合循環燃汽輪機組等重大新產品200餘項,重點工業企業的生產工藝和裝備水平均保持和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同時,哈爾濱市實施了一批重大技術裝備項目,哈電站集團、哈空調股份公司等10餘戶企業參與了三峽水利樞紐工程配套設備等15個項目的研制工作,全部通過了國家驗收,完成投資5.1億元。
高新技術提昇了哈爾濱市傳統優勢產業核心競爭力。以機械、食品、醫藥等為主的哈爾濱優勢產業快速發展,企業效益猛增,成為拉動工業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今年前7個月,全市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實現利潤17.55億元,同比新增利潤8.1億元,增長85.7%;實現產品銷售收入298.78億元,同比增長11.7%,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品銷售收入總額的41.8%。醫藥制造業實現利潤6.64億元,同比增長23.2%。食品制造業實現利潤1.24億元,同比扭虧為盈增利1.35億元。
新舊產業在網絡上『融合』
作為發展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步驟,近年來哈爾濱市不斷加強企業信息化建設,以信息化推動產業昇級,加速了傳統產業與高新技術產業融合。
哈飛汽車集團公司通過實施制造業信息化工程,采取數字化設計,使新車上市的時間縮短了三分之一;通過實施數字化管理,使資金周轉率同比提高了1.59次。哈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通過供應鏈管理系統,實施比價采購降低庫存,每年為企業創綜合效益近8000萬元。哈藥集團三精制藥股份公司大力推行數字化業務管理,每年帶來的直接經濟效益達5000萬元以上。北大荒米業通過實施信息化,每年節省資金1200萬元,降低生產成本200萬元。
據統計,目前全市制造業企業應用設計和管理軟件的分別達到70%和35%,開展互聯網應用和電子商務的分別達到40%和9%,支柱產業產業鏈企業之間實現互聯互通的達到30%。
從源頭為資源『松綁』
通過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發展循環經濟、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從根源上緩解資源約束,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是哈爾濱市推動新型工業發展的主要動能。目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年均降低5%以上。
近年來,哈爾濱市不斷完善能源節約的政策體系與規劃,制定了《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對重點排污企業進行重點管控和治理,建立了排污總量控制和削減目標責任制。走節能科技創新之路,在工業窯爐改造和機電系統改造等方面取得突破,哈三電廠、哈石化公司等一大批企業通過開發節能項目建設,多項能耗均有下降。
同時,哈爾濱市加大資源綜合利用工作力度。目前已有155戶企業得到了國家資源綜合利用企業資格認定,每年享受國家1.3億元免稅政策。啟動了循環經濟試點工作,結合企業節能技術進步進一步推動了節能降耗,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獲得國家1000萬元的國債貼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