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深化課改成果 推進素質教育創建全市教育先行示范區
2007-09-10 16:31:00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10日電 近年來,哈爾濱市道裡區教育取得長足發展,先後被評為國家繼續教育實驗區、特殊教育和幼兒教育先進區、全國讀書活動先進單位、省首批鞏固提高『兩基』工作先進區、市教育工作先進區,為服務於全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和全市教育改革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2007年以來,道裡區教育局黨政班子率領全區廣大教育工作者,緊緊圍繞『關愛每一名學生,關心每一位教師,辦好每一所學校』的工作主題,確定了『創建全市教育先行示范區』的奮斗目標,理正思路、真抓實乾,重點工作取得新突破,常規工作取得新進展,各項工作開創了新局面。

  面對堅持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面對推進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均衡、和諧發展的新形勢,特別是面對區委、區政府提出的創建『三個適宜』現代文明城市先行示范區的發展目標,全區廣大教育工作者還有許多工作要做。最近,黨中央國務院召開的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座談會,再一次強調了必須堅持教育優先發展,並對廣大教師提出了殷切希望。為此,全區廣大教育工作者認真學習、貫徹會議精神,進一步認清形勢,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教育工作全局,進一步高舉『創建全市教育先行示范區』這面旗幟,全面遵循市教育局提出的『三個一』要求,以鞏固發展課改成果為主旋律和基本抓手,以深化實化活化德育為先導,全面提高素質教育質量;以新建工程和行業規劃項目為支橕,以提高薄弱學校和農村學校師資水平為依托,以教育信息化和遠程教育為保證,促進教育均衡發展;以科學規范學校辦學,提高管理水平為牽動,以教師專業化成長為重點,以師德建設為保證,全面加強四支隊伍建設;以和諧校園文化建設為依托,以廉政建設為重點,以安全建設為保證,全面推進和諧校園建設,不斷提高『辦人民滿意教育』的水平和質量。

  名師風采

  全國勞動模范

  袁乃超

  道裡區教師進修學校數學教研員

  投身教育三十載的他,而立之年便是哈爾濱市基礎教育階段數學學科奠基人,如今他依然老驥伏櫪。1985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986年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范,1989年被評為特級教師、全國先進工作者,參加了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全國勞模表彰大會,受到鄧小平、江澤民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並合影留念,1994年被評為哈爾濱市十大名師,同年獲國務院政府津貼,1998年被評為全國數學競賽優秀指導教師,獲全國數學優秀教師園丁獎。

  全國『五一』

  勞動獎章獲得者

  劉克

  經緯小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

  作為哈爾濱市十大名師之首的她,被譽為『雙主益彰、朴實無華』的語文教育專家。《黑龍江教育》曾用四期近十萬字連續報道她的事跡。在她的指導下,經緯小學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的語文教師,已經形成四級『梯隊』,分別在國家、省、市、區各級各類教學大賽中獲獎,被稱為『劉家軍』。經緯小學先後被確定為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整體改革專業委員會實驗基地,全國百所特色學校,全國紅領巾示范學校等,連續七屆十四年被哈爾濱市政府命名為勞模單位。

  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

  張玉華

  14中黨總支書記、校長

  初為校長他便確立了『全面發展、人文見長』的辦學特色,2007年5月,市委、市政府在14中召開了以『繼承和弘揚傳統美德』為主題的現場會。在他的帶領下,14中學在2006年高考中獲市重點校文理科十項第一;2007年產生道裡區文、理科狀元,一二表進段率、600分人數等多項指標居市重點校第一,平均分超幾所省重點高中和絕大部分省重點分校。學校先後榮獲全國『中華魂』主題讀書教育活動先進集體,黑龍江省首批安全文明示范校等幾十項榮譽稱號。

  黑龍江省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

  郝吉祥76中黨支部書記、校長

  他是被親切地稱為『吉祥』的『好』校長,鑽研的精神和特殊的經歷使他擁有成熟、先進的學校經營理念。2004年他毅然放棄國外的優厚待遇,將所有的愛都獻給了76中,使學校在極短的時間內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76中連續兩年初中昇學考試成績在道裡區名列前茅,曾獲市委、市政府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個人、哈爾濱市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個人、市教育系統模范教師、哈爾濱市教育系統模范校長。他的人格魅力感染和鼓舞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黑龍江省模范教師

  李民

  18中學數學教師、教導主任

  他獨創的將代數、解析幾何中的主乾思想方法歸納為:兩個原理和一個原則,幫助找到共性的數學思想方法,使學生駕繁於簡。『問題情境』生活實踐化、『知識導入』趣味懸疑化、『知識推進』系統層次化,是他的課堂教學特色。『添塞』不如『疏導』和『三多三少』等轉化學生思想的方法和經驗,在後進生的轉化工作中收到良好的效果。曾獲省優秀教師,哈爾濱市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市三級功勛教師,市優秀教師,省、市骨乾教師等。

  黑龍江省模范教師

  張俊香

  41中學數學教師

  平凡的她過著簡朴的生活,在她狹小的居室裡不知道進行了多少次課餘義務輔導,不知道有多少貧困學生吃過她親手做的飯。同樣是這間陋室,2007年春節還迎來了副省長程幼東的慰問。她懷著一顆平常心實實在在地工作,她的付出本無所取,卻早已贏得驕人業績,學生和家長的感激之詞溢於言表。長年的辛勤耕耘、默默奉獻、執著進取,為她贏得了省級優秀教師、省級骨乾教師,哈爾濱市功勛教師等榮譽。

  黑龍江省模范教師

  宋麗玲

  尚志幼兒園園長

  她激情的設計和智慧的管理使尚志幼兒園成為省、市幼兒教育的品牌,近來,尚志幼兒園更是成為全國幼教行業的先鋒。2003年尚志幼兒園作為黑龍江省唯一代表,被教育部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行動計劃項目組列為全國15所試點園之一,2005、2006年她兩次代表黑龍江省參加了教育部組織的全國幼兒園教育管理經驗交流會,把黑龍江省的幼兒教育推向全國,為黑龍江省幼兒教育的健康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黑龍江省模范教師、省優秀德育先進工作者

  洪彥 經緯小學校教導主任

  在她的履歷表中記載著一串串驕人的成績:省骨乾教師、省小學語文學科教學能手、市語文骨乾教師、市優秀教師、市優秀班主任……作為教師,她課堂上精彩的講授,吸引著每一位師生;作為主任,她甘為人梯默默地做著幕後英雄;作為『經緯』人,她把『名師』堅實的責任落實到自己的言行中;帶著『傳播文化,傳遞友誼』的使命,她遠赴泰國支教,她塑造的中國教師的完美形象得到了泰方稱贊,被國外教育專家譽為『文化傳播的友好使者』。

  黑龍江省優秀教師

  姜萍

  道裡區太平中心校華美小學教師

  她是普通的鄉村女教師,更是優秀共產黨員。她家住市區,工作在農村,乘車近80分鍾到太平鎮,還要騎摩托行駛5公裡纔能到華美小學,每天3個多小時的往返路程。她卻沒有請過一天假。在太平鎮能讓姜老師教自己的孩子,成了家長的期望,他們不惜通過『上訪』挽留姜老師。她身體羸弱,卻背送患病的學生回家,她說,我背起的是教育工作者的責任,是祖國明天的希望。

  光榮的省優秀教師

  113中學數學教師陳輝

  14中學物理教師劉濱艷

  76中學教導處主任、數學教師朱敏榮

  51中學教導主任、數學教師蔡菡

  楊楚珊中學物理教師謝賀澗

  18中學化學教師呂琳琳

  市第5中學物理教師孟祥英

  新陽路小學翟麗嬌

  道裡區進修學校小學英語教研員徐豐

  他們都來自基層,他們都奮斗在教育教學第一線,對待工作他們一向滿腔熱忱,對待學問他們一向一絲不苟,對待成績他們一向虛懷若谷,對待名利他們一向淡泊寧靜。微笑是他們無聲的語言,關愛是他們無形的力量。他們的生活並不富裕,有時卻為學生捐款捐物;他們的時間也很寶貴,然而他們從不吝惜把它花在學生身上。是他們啟迪著學子的智慧、滋潤著學子的心田、雕刻著學子的未來,他們將自己火一般的青春奉獻給了學生,選擇了教育事業他們無怨無悔。或許你說他們的崗位平凡,或許你說他們並無特別之處,然而他們卻用智慧與勤奮的筆書寫著自己瑰麗的人生,用自己執著的愛詮釋著『什麼是大寫的人』。他們無愧於黨的教育事業,無愧於『黑龍江省教育系統優秀教師』的榮譽稱號!

  突破

  高考成績再創新高,總分超600分的學生達95人

  中考499.3分以上考生人數佔全市23%

  領跑

  在全市率先開展的『體驗教育活動』被中央文明辦作為經驗進行推廣

  國旗下學《論語》活動得到哈爾濱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領導辦公室大力倡導

  開全市基礎教育小學英語學科教師風格研討會之先河——陽明小學英語教師劉冬楠風格研討會

  創新

  全市首推讀書節、學生課本劇、綠色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進社區、小交警實習基地等教育活動

  以尚志幼兒園為依托,創建幼教連鎖集團

  榮譽

  道裡區教育局連續多年榮獲市委、市政府德育工作先進集體,省、市教育系統德育工作先進集體等稱號

  市委、市政府在14中學專門召開了『知榮辱、揚美德、樹新風』主題教育活動現場會

  授人以漁

  教會學生如何學

  『授人以漁』是教者的真正目的。道裡區教育局堅持把教會孩子如何學習作為不變的課題,堅持把鞏固發展課改成果作為提昇教育教學質量的主旋律和基本抓手,不遺餘力、一以貫之地鞏固與發展課改成果。強化課堂這一中心環節,正確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學習能力,注重教育教學過程與練就學生科學有效學習方法,激發學生愛學習的心理情感與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這三對關系。運用規范化的制度措施和有效的載體,形成推進三個層次課改、深化三個層次課改的制度措施,出臺具體的評估評價標准和實施細則,精心設計各種載體活動。今年,道裡區的高考成績在全市同類學校繼續保持領先優勢,在連續兩年取得優異成績的基礎上又創新高,總分超600分的共95人。中考成績取得很大進步,499.3分以上考生佔全市八區總人數的23%。

  立德樹人

  教會學生如何做人

  堅持立德樹人,加強德育,重視體藝,德育實踐化、民族傳統文化進課堂和藝體教育相得益彰,素質教育有了新的發展。大力推行德育科學化、實踐化、生活化、家庭化,把活化德育課堂和各種實踐化活動有機結合。率先開展的體驗教育活動、小手拉大手活動被中央文明辦作為經驗進行推廣,『讀書節』系列教育活動、學生課本劇活動、綠色教育活動、感恩教育活動、國旗下學《論語》等活動成為哈爾濱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領導辦公室大力提倡的德育活動載體。市委、市政府在14中學召開的『知榮辱、揚美德、樹新風』主題教育活動現場會,掀起了道裡區師生繼承和弘揚傳統美德,做豪邁道裡人的活動高潮。道裡區教育局連續多年榮獲市委、市政府德育工作先進集體,省、市教育系統德育工作先進集體等稱號。

  高度重視藝體教育,通過體育、藝術教育,使孩子懂藝術、會欣賞、能創作,形成健康的體魄和健全的人格心理。在哈爾濱市國際青少年動漫周活動表彰大會上,獨獲整體設計獎、最佳表演獎兩項殊榮。堅持以大型活動為載體,既抓重點,更抓普及;既抓精品,更出人纔。他們召開的『哈爾濱市中小學陽光體育運動道裡區啟動儀式』影響大、效果好,省教育廳已將儀式全程錄像報國家教育部。為了孩子的健康,他們重點針對『兩操』進行了培訓和跟蹤檢查,確保每個學生會做眼保健操,確保每名教師會教眼保健操,道裡區教育局提出:『做標准課間操,創特色自編操』口號,在道裡區的中小學校,間操時間是師生共同健身、合作健身的快樂時光。

  以人為本

  提昇隊伍專業化水平

  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為把學生培養成為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現代復合型人纔奠定了堅實基礎。一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推動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培養有利於創建『三個適宜』現代文明城市先行示范區的優秀人纔,教師是關鍵。大力加強以名優教師、骨乾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為主體的人纔隊伍建設,采取多種形式、多種渠道,盤活現有人纔,提昇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教育創新水平。在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今年面向社會公開招錄了45名普通教師和11名骨乾教師。培訓是手段,機制是根本。為了又好又快地提高教師隊伍質量,推行『名師給政策,教師給關懷』,通過一系列旨在發展,以人為本的新政策,教育事業有了更加旺盛的人氣,有了更加充沛的後勁。二是切實提高校長隊伍素質。通過科學的乾部管理方法、嚴格的選拔任用乾部程序、系統的乾部培訓機制,實現了校長隊伍的梯隊化建設目標,形成了學校管理人纔的良性發展態勢。近半年,教育局黨委通過對部分中小學正職和副職校長的調整,進一步推進了學校管理乾部的年輕化進程。調整後的初中學校校長年齡結構下降3.2歲,小學校長的平均年齡下降1.7歲。三是提高教研員履職能力。嘗試建立教研員隊伍動態管理機制,規范教研員准入制度,采取多種方式提高教研員素質,把工作推向新高度。四是加強機關乾部的能力建設。牢固樹立為基層服務的思想,以誠待人、以情感人、以政策服人,大興實乾之風、學習之風、調研之風和團結之風,提高乾部的政策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提高服務質量和辦事效率,做公道正派的乾部,切實維護機關形象。

  資源整合

  大力實施名校牽動戰略

  切實加強城鄉薄弱學校基礎設施建設,科學確定教育布局調整規劃,重點工程建設進展順利,農村辦學條件有了明顯改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呈現良好態勢。經緯小學和36中學新建工程即將竣工並投入使用;行業規劃工作在全市佔得先機;113中學易地重建和經緯小學歐洲新城分校用地得到落實;新建114中學和26中學高中部工程建設資金得到市教育局全額支持;新農村校捨建設成效顯著,太平鎮中心小學和新農鎮宋家小學的教學樓,平安小學新建校捨,今年9月份新學期全部交付使用。道裡區是一個老城區,隨著學生數量的減少,學校分布不均衡的問題逐漸凸現出來。為盡快解決問題,他們擴大名校辦學規模,發揮名校的示范帶動作用,在全市率先並掉了兩所初中、兩所小學,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有效促進道裡區教育均衡快速的發展。

  對標定位

  全力發展基礎教育

  看不到目標就找不到差距,快速彌補不足纔能及時取得進步。通過與國內先進區進行對比、與省內兄弟城區進行比對,道裡區教育局認真查找發展中的不足,科學謀劃了基礎教育發展目標和任務。總的要求是,鞏固提高『雙高』普九成果,力爭實現學前教育連鎖集團化,加大小學標准化建設力度,加強初中學校建設。認真辦好4所區公辦幼兒園,全面提高幼教質量,實施鼓勵政策,大力發展社會力量創辦幼兒園。以尚志幼兒園為依托,創建幼教連鎖集團,在群力新區創辦2—3所公辦幼兒園分園;在四鎮一鄉各辦1所有規模的中心幼兒園。加大小學標准化建設力度,致力於特色名校和省一類學校的建設。加強初中建設,整合優勢教育資源,擴大辦學規模,新建、改造、配套4所初中學校校捨和設備;西部再造3所新品牌名校;整合農村5所規范中學,形成每個鄉(鎮)都擁有一所到兩所示范化初中,做好第七、八批中小學行業發展規劃,基本實現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