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2日電 日前,記者從哈爾濱市幾個區檢察院了解到,自年初至今,因網友見面而引發的暴力、惡性事件,比例逐期攀昇,而且這類犯罪越來越呈現低齡化趨勢。據統計,各區檢察院在8月份一個月內就受理了10餘起此類刑事案件,其中犯罪嫌疑人年齡最小的只有13歲。
哈市某高中一年級女孩周蒙(化名)在網上結識了一個網名叫『不帥你打我』的外地青年,二人不久就在網上確立了戀愛關系。今年『五一』,男孩邀請周到大連見面,男孩帶著她玩遍了大連所有的旅游景點,深得她的好感。之後,男孩編造各種借口多次向周借錢,周先後拿出幾千元給男孩。不久,男孩又將周騙至租好的屋子裡,實施綁架,而後打電話向周的父母索要10萬元。周的父母迅速報案,警方設下埋伏,當男孩到約定地點取錢時,被警方當場抓獲。另據了解,涉及在網絡上搶『裝備』、搶網絡女朋友而演變成現實火拼的也不在少數。
記者從幾起網絡暴力案件的辦案人處了解到,部分初、高中生熱衷網友見面,在不了解網絡『朋友』的真實情況時,就盲目輕信對方。據警方介紹,作為家長,首先,要讓孩子明白,網上交友有很大的風險,不能單憑網上的信息就輕易相信對方,更不應該把自己的真實姓名、電話、住址及家庭狀況告訴對方;其次,要告知孩子盡量不要與網友見面,不能只圖新鮮、刺激、好玩,對網友毫不設防。
據辦案人介紹,在辦理此類案件中,大部分家長是網盲,或因工作忙,對孩子玩電腦乃至上網聊天不聞不問。對孩子監管失控,為初、高中生因『約網友』而引發犯罪留下了隱患。
南崗檢察院宋俠飛檢察官說,對青少年來說,不讓他們接觸網絡是不現實的,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正確引導。如果孩子一定要見網友,作為家長,一定要記下網友的聯系方式,告訴他們盡量去人多的地方,不要在夜間會見網友。作為孩子,如不願告訴父母自己要去見網友,起碼應該把自己的行蹤告訴身邊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