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推進體制機制創新 十六大以來全省人纔工作有新發展
2007-09-17 10:43:4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17日電 黨的十六大以來,全省人纔工作始終堅持黨管人纔原則,大力實施人纔強省戰略,把促進發展作為工作的根本出發點,緊緊抓住培養、吸引、用好人纔三個環節,努力優化人纔隊伍結構,改善人纔發展環境,不斷推進體制創新和機制創新,全省人纔工作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為推進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纔保障和智力支持。

  加強宏觀政策指導,研究制定全省『十一五』人纔規劃。圍繞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和振興老工業基地實際,著眼於長遠發展,研究制定了全省『十一五』人纔規劃,明確了『十一五』時期全省人纔工作發展目標、總體思路、工作重點以及人纔隊伍建設目標和保障措施。組織實施了『人纔興安嶺』行動綱要,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在優勢主導產業建立結構合理、實力雄厚的核心人纔隊伍,在高新技術領域加快建設創新人纔團隊,在新興行業大力培養素質優良的專業人纔,在重點發展區域形成特色人纔密集區,打造與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優化昇級相適應、特色突出、優勢明顯的人纔集團軍。召開了1700多名科技工作者參加的新世紀第一次全省科學技術大會,部署實施《黑龍江省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動員各方面力量為建設創新型省份而努力奮斗。

  健全完善人纔流動機制,努力優化人纔成長環境。建立人纔流動新機制,制定了《關於進一步促進人纔合理流動的若乾意見》、《關於人纔柔性流動的若乾意見》和《引進人纔工作證管理辦法》等規定,打破制約人纔合理流動的體制性障礙,開闢了引進人纔『直通車』。積極推動區域人纔開發合作,通過舉辦『振興老工業基地東三省聯合人纔交流大會』、東北三省『首屆聯合人纔交流大會』等活動,200多家省外、300多家省內用人單位進入市場招賢納士,為各類人纔提供就業崗位1.2萬個。

  加大人纔市場建設力度,形成集人纔委托招聘、信息發布查詢、高級人纔中介、現場招聘洽談為一體的『一條龍』服務區,並開通了人纔交流視訊系統,多次組織召開『網上人纔交流會』,為各類人纔的交流成長創造條件,搭建平臺。健全完善激勵機制,對人纔工作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以及對在科技創新等建功立業活動中湧現出的傑出人纔進行表彰獎勵,激發各類人纔乾事創業的熱情和活力。全省各地積極創造條件吸引人纔,哈爾濱、大慶等地留學人員創業園以優惠的政策吸引了來自美國、俄羅斯、日本等十多個國家的73名海外學人創辦高科技企業52家。建立健全引導和鼓勵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政策體系,出臺了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實施意見,各級政府人纔服務機構進一步完善服務手段,鼓勵和支持畢業生到基層就業。

  以高層次人纔隊伍建設為重點,人纔隊伍建設整體推進。堅持黨政人纔、企業經營管理人纔、專業技術人纔三支隊伍和高技能人纔、農村實用人纔兩類人纔一起抓,以高層次人纔隊伍建設為重點,帶動整個人纔隊伍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成立了全省高層次科技工作者協會,充分發揮兩院院士和高層次專家、學者的作用。實施了振興老工業基地省級重點學科帶頭人及後備帶頭人引進和培養計劃及黑龍江省高等學校高層次創新人纔培養計劃,在黑龍江省高校的國家和省重點科研領域、創新平臺和重點科研基地、重點學科發展方向每年設置龍江學者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各10名,特聘教授崗位津貼每年10萬元,吸引和造就一批具有國內領先水平或趕超國際先進水平的學科帶頭人和創新團隊。積極搭建引智平臺,制定出臺了省級領導直接聯系高層次人纔制度的實施意見,成立了院士辦,舉辦了『提高黑龍江省自主創新能力院士專題研討會』、『提高黑龍江省自主創新能力院士專題研討會』等研討交流活動。同時,充分發揮區域優勢和人文優勢,推進黑龍江省對俄人纔合作戰略昇級,成功舉辦了『黑龍江省中俄人纔智力合作項目洽談會』和『俄羅斯高端人纔交流周』等活動,邀請140名外國專家,開展項目推介、對接和簽約等活動,簽訂合作協議96項,充分發揮高層次人纔的聰明纔智,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獻計出力。加強高層次人纔交流,通過舉辦海外學人創業洽談會等形式,引進優秀海外學人132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98人、碩士學位33人、學士學位1人。在重點抓好高層次人纔隊伍建設的同時,以提高科學執政能力為重點,不斷深化以公開選拔、競爭上崗和任期制為主要內容的黨政領導乾部選拔任用制度改革,健全完善了《黨政人纔工作實績量化考核辦法》等相關制度規定,加強黨政人纔隊伍建設;大力加強高技能人纔隊伍建設,制定實施《三年九萬高技能人纔培養計劃》,多渠道籌措技工教育發展資金,加快技能人纔培訓基地建設,完善技能人纔評價體系,全省新增高技能人纔10.4萬名。

  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大力推進農村實用人纔隊伍建設。建立健全省、市、縣、鄉、村五級管理體系,形成各級黨委、政府集中領導,組織、人事、財政、勞動、教育、衛生、農業等職能部門各司其職的管理模式。在全面實施綠色證書工程、跨世紀青年農民培訓工程、陽光工程、『四個一』工程、村村大學生計劃等一系列培訓項目的基礎上,大力實施農村實用人纔培養工程。以農廣校、農職院校等職業院校為陣地,加大了對高層次實用人纔的培養力度。目前,6所職業院校在校生已達2萬多人。依托農村科普示范基地,大力培養農民科技帶頭人,先後對10萬多名青年農民進行了系統的專業培訓。以農村富餘勞動力為對象,培養新型產業工人,共培訓50多萬農民工,其中90%以上獲得培訓合格證書,50%以上獲得職業資格證書。以提高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為重點,開展了大規模農村乾部培訓,全省培訓農村乾部6萬多人次。依托各種農業協會,創新農村實用人纔管理和服務模式,組織開展農村人纔管理和服務工作,延伸了對農村實用人纔的有效管理和服務。實施『村村大學生行動計劃』,先後從農村定向招生3993人,從應往屆畢業生中選派2343名志願者到農村服務。開展了『千名大學生服務新農村計劃』,選拔1000名畢業生到農村鄉鎮開展志願服務,圍繞新農村建設的有關要求,重點開展支農、支教、支醫和扶貧工作。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