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0日電 剛進入初秋,北大荒的氣候已漸涼爽。在綏棱農場第三管理區8號地,二十幾人抬的抬、扛的扛,正忙得熱火朝天,往車上裝粘玉米。
農戶付立君邊數錢邊笑著介紹說:『今年是扭轉命運了,照這麼乾,用不上兩三年就能還上全部債務了,多虧了金斗灣農業協會呀!』
今年春,綏棱農場進入新一輪土地承包期。每名職工除享受10畝基本田以外,還可分到75畝市場田。種田大戶王成偉,在管理區是有名的『智慧人』。在多年闖市場創高效實踐中,他總結出:小家小戶不利於調整結構,不利於機械作業,不利於與市場對接。經過市場調查,他決定『挑頭兒』成立農業協會,把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共同面對大市場。在全作業區200餘戶人家中,動員了12戶『志同道合』的哥們兒組成農業協作體,並申請農場批准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金斗灣農業協會』。他們除每戶10畝的基本田自己經營外,75畝市場田由協會統種、統管、統收統銷。協會還規范地制定了6章25條章程,嚴格規定了會員的責權利。
農協請來了綏棱縣農委的高級農藝師幫助指導,把800多畝地全部引進新品種粘玉米套種小麥,利於通風透光,還能養分互補促進高產。在種子沒下地時,就與綏棱縣食品公司簽訂了以每穗2.5角錢銷售粘玉米。按每公頃保苗4.5萬株計算,可純剩6000元。
會長王成偉一面精心管理農田,還跑市場、對農戶進行技術指導。玉米剛一成熟,他就把客戶請到田間,當場地頭交貨,現金結算。經實際測算,協會每戶可淨掙2.5萬元。
協會成員還有更多的優惠,比不入會的效益至少高出15%以上。農戶付勤生算了一筆賬:聯合體生產資料、種子、化肥、農藥等都統一采購。僅化肥商家每袋就給讓利2元,這一項就少花1200元。初步算一畝地入協會比別人省1.3元。另外,生產環節大家能集中優勢,協會組織車、人一起上,可搶高產期。
日前,附近農戶聽說金斗灣農業協會明年要擴大規模,就有20多人前來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