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哈爾濱9月21日電 從今年起至2011年末,黑龍江省將在全省范圍內對現有遺存文物開展徹底普查。查清文物『家底』後,黑龍江將利用現有技術手段為全省不可移動文物建立起方便查詢的『電子地圖』。
按照普查方案,此次文物普查的范圍是全省區域內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動文物。普查的內容是以調查、登錄新發現的不可移動文物為重點,並對已登記的不可移動文物進行復查。其中,特別關注具有典型價值的鄉土建築;近代工業、金融商貿、文教衛生建築;近代水利、林業、交通、軍事設施;各種風格的近現代代表性建築。
黑龍江省文物保護部門表示,此次文物普查將充分運用信息網絡、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和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等現代科技手段,以提高普查的時效性、准確性和科學性。
黑龍江省擁有比較豐富的物質文化遺產,1956年和1981年,按照國家的統一部署,黑龍江省開展了兩次文物普查。截止到目前,全省已發現各類文物遺存4500餘處,被列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遺存有600餘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9處。
最近20年來,黑龍江省在城鄉建設和文物調查中新發現了大量不可移動文物,部分文物因為種種原因而遭到損毀。為摸清全省文物底數及保護狀況,這個省按照國務院的相關部署,於今年7月啟動了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
責任編輯:劉華